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在《弟子规》当中第二部分是「出则弟」,我们现在继续来讲。「出则弟」,这个「弟」主要就是讲到的恭敬和友爱,不仅是对兄弟姐妹,包括对长辈、对家族当中和社会当中一切的长幼,我们都要有着恭敬和友爱的心。
在《论语》当中,有这么一句经文,是讲孔子在乡里跟大众聚会的时候,「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是讲孔子的家乡同乡的人。我们人是群居的生物,当然要有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在一起聚居的人,是一个乡里的人。同乡的人有时候会聚会,古时候都是这样,在一起饮酒、欢聚。「杖者」,是指拄拐杖的人,当然这是老人。根据《礼记》,「王制篇」、「内则篇」都说到,「六十杖于乡」,六十岁的人就可以拄拐杖了。所以「杖者」就是讲在乡人的宴会当中六十岁以上的人。在这种宴会当中,孔老夫子也参加,他表现出来是尊敬老人,必定是让年长的人坐在上席。
大家饮酒,按照礼来讲是允许你一醉而散。大家欢聚,你可以饮醉,但是如果有老人在的话,即使是醉了,也不能够失常态,都要保持安静。这时候「杖者出」,老人退席了。退席的时候,孔子一定是让老人先退,他们出去了以后,孔子才随之退出。老人走了以后,剩下的人,大家也可以无拘无束的来饮酒作乐。这是孔子参加乡人饮酒的时候他的一个表演,都是教化大众,教大家敬老,教大家长幼有序。而在符合礼的同时,也可以适合人情,大家欢聚也可以一醉方休,但是又不能够违礼,这就是一种中道。当然我们现在的欢聚,我们还是主张不要饮酒。因为《弟子规》上讲「饮酒醉,最为丑」。大家可以吃素,也一样,健康的饮食,也不会妨碍大家的欢聚。《弟子规》上讲:「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就是讲这个道理,对于长者,我们的恭敬处处让他先,年龄小的、辈分小的应该退在后面。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这些都讲得非常的具体,教我们怎么做。在路上遇到长辈,要赶紧走上前作揖。这个「疾趋揖」的「趋」,就是快步上前作揖行礼。现在我们的礼节可以用九十度的鞠躬,这是最敬礼了。
「长无言」,要「退恭立」。我们跟长辈在一起,不要不停的说话,要尽量的少言。如果长辈不讲话了,大概可能累了,或者他的心想要静一静,那我们就应该退到旁边恭恭敬敬的站立着,随时等候长辈的吩咐,而又不能够打搅长辈的休息。如果「长者立」,他要是站着,我们不能坐着,这就太不象话了。我们要是坐着的话,等于是对长辈的大不敬。看到长辈来了,我们即使坐的时候立刻应该站起来,向长辈行礼,然后让座给长辈。等长辈坐下来了,如果还有另外的位置,长辈说你也可以坐,那你才能坐下,「命乃坐」。如果不叫你坐,你也不要坐,你要随时等候长辈的吩咐。这些小地方其实都是体现了恭敬的心。
在《论语》当中也讲到,「席不正,不坐」,「席」就是坐席,坐席摆的方向和座位的次序,如果不符合礼制,就不坐。什么叫「不正」?根据蕅益大师的批注是说「不正,谓不依长幼尊卑之叙」,就是错乱了长幼的次序、尊卑的次序。好比说,你参加一个宴会,正式的宴会往往在每一个桌上都有一个名牌,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名牌放的地方不太正确,譬如说这个宴会有一位很重要的嘉宾,或者很多嘉宾,这些嘉宾的地位或者是他们的声望、年龄、辈分都比自己大、自己高,居然你发现自己的名位摆在他们之前,这就不太正了。不正怎么办,先不要坐下去,坐下去往往就失礼了。应该怎么办?应该悄悄的跟宴会的主办方来询问,是不是名牌有放错了?如果是放错了,赶紧要调整。这都是讲长幼尊卑之叙不可乱,这就是礼,这就是恭敬,这也是悌道。
《弟子规》上又说:「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在「尊长」面前,「尊」,就是他地位高,「长」,就是他的年龄高。凡是位高的、年高的、名望高的、德高的这些人在我们面前,我们都不可以嚣张、放肆,声音要低,不能高声讲话,肆无忌惮,那就显得非常轻薄无礼。但是低也不能太低,「低不闻,却非宜」,你讲话小声小到别人都听不到你讲什么,这也不适宜。讲话的声调、语气平稳、和缓,不高不低,正好让长辈们能够听得很清楚。「进必趋,退必迟」,当我们去拜见长辈,看到他们要过来了,或者是我们要上堂拜见他们,上去迎上前,要快步走。如果是拖拖拉拉的,而且边走还边左顾右盼、心不在焉,这都是表现出不恭敬。快步走,很专注的上前去问候、去行礼,这是尊敬。退的时候就不能走太快了,如果走太快,就会让尊长有个误解,是不是你很想溜掉,是不是你在我这身旁觉得压力太重了,现在能走赶快就溜,给人这样的感觉不好。退的时候,慢慢退下来,给人一种好像依依不舍的样子,让人觉得非常的亲切和温暖。
在尊长身旁,如果大家是坐着的时候,一般尊长都会坐主位或者是高位,我们一般是坐在下位或者是旁边,这是位置上有次序。如果长辈问,问话了,「你今天来之前做了些什么事?」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站起身来对答,不能够还在那里大咧咧的坐着,「我今天来做了些什么什么。」这就有点傲慢,傲慢就会无礼。长辈有问,我们要站起来回答。除非长辈说「你坐坐坐」,你才坐下,而且回答的时候眼睛注视着长辈,要专注的回答问题,这也是表示恭敬人。不要边讲话摇头晃脑、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没有把长辈放在眼里,这也是不敬。这都是从一些具体的行为当中,让我们去体会怎么样子用我们的恭敬心对待长辈、对待一切人。当然生活方方面面,它的细节是说不完的,《弟子规》也只能举出这些例子让我们去体会,最重要的是养成恭敬心。你有了恭敬心,自然你在什么情况下,你都会做得如理如法。在《论语》当中,我们也看到,孔老夫子有这些表演。
在第十篇里面,有一章说,「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这是讲孔老夫子在朝廷的时候,他曾经也做过官,在鲁国在朝廷做过官。在朝廷当中,他什么样的表现?处处都符合礼,处处都表现的敬。这里讲「与下大夫言」,「下大夫」,就是比自己地位低的、官位低的人。「侃侃如也」,跟他们讲话,侃侃而谈。侃侃,是和乐的样子,一点没有那种居高临下,让人望而生畏的感觉,而是非常平易近人,很亲切。这是孔子对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当然也包括比自己年纪小、德望小这些人,幼者。
「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这是讲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德行、名望高,这些长辈、这些尊者,我们应该怎么做?跟他们谈话,「誾誾如也」,这个意思就是中正的样子。那就要严肃一点,不能够太放松,太放松就会随便了,这是要提起那种恭敬的心态。对幼辈、对下位的人,可以多放松。因为你要是紧张了,他们会比你更紧张,你就要放松的很和乐的样子。可是对上位我们就要紧张一点、严肃一点,这也是恭敬。
「君在」,君主在朝的时候,一国之君是最高位的人。「踧踖如也」,这是讲孔子非常恭敬。「与与如也」,又是威仪很从容。虽然恭敬,也不会紧张得好像手脚都慌乱了,还是很从容的样子,很淡定的样子,只是很恭敬,很有威仪,这是表示对君主的尊重。这都是孔子在朝中给我们表现出来的完全符合礼仪的这些行为。《论语》中记录了不少孔老夫子的这些行为。从这些细节当中,我们能体会到一个圣人他的言语、行为都是恰到好处,符合礼度。而礼它的本质意义就是在恭敬,「礼者,敬而已矣」,敬人、敬事、敬物,这就是礼。如果是没有注重到这些长幼尊卑的礼节,那就显得傲慢,或者是卑缩,这都不是中道。
在《论语》当中,有一章经文是这样讲,「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阙党童子」,「阙党」就是孔子所居住的阙里,那个乡里。乡里当中有一个童子,「童子」是未成年的人,不到二十岁,他能够为人「将命」。「将命」就是为人传话,传达信息,这么一个人。「或问之曰」,「或」是有人。有人问孔老夫子,「益者与?」「益者」就是获教学的益处,也就是他能够上进、能够好学,这才能够受益。有人看到这位童子,大概是很灵活、很聪明,所以问孔子,这种人是不是一个求上进的人?结果孔子说,「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我见到他,见到这个童子,「居于位」,这个「位」是指成年人所坐的位置,这童子居然就坐到了成年人的位置上。「见其与先生并行也」,「先生」就是长者,比他年长的人,包括父母、老师、长辈等等,这个童子竟然跟成年的长辈并肩而行。根据《礼记.王制篇》当中说,如果遇到跟自己父亲年龄相等的人,跟他们同行,应该随行在后,不能够并行。如果是跟兄长年龄相彷佛的人在一起,应该肩随而行,不是走在身后,而是走在侧面,但是后一点,叫肩随而行。这个童子跟年长的人、跟长辈并肩而行,这是没有礼貌,这是傲慢,不懂得谦虚恭敬。所以孔子说「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说这个人不是来求教学的益处,他不是真正的好学,他也不能真正的受益,他只是一个求速之人,求速往往不达,急于求成,最后反而会落后。
孔子非常会看人,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看人的是有智慧,自己知道自己的是明白的,那孔子能够自知,所以能够知人。他懂礼,所以对人如果有违礼的事情,他看得很清楚。因为自己能够依礼而行,自然就能够辨别谁会违礼。那这个童子即使是他很聪明、很伶俐,也可能他很想学,但是不能够谦虚恭敬、不能够守礼,那他也不能够学到真实的学问。真实的学问必须用诚敬的心来求,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所以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观察哪一个学生真正能够受教,从哪观察?就从他的行为细节当中,看他有没有诚敬心。看他是真正好学的人,还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急于求成的人会有傲慢,会有无礼,就不能尊师。不尊师也就不能重道,那不重道,他怎么能学道?所以老师找学生,用什么标准来找?就是看这个学生能不能够谦虚、恭敬,就从这个地方来看,就像孔子看这个童子一样,瞒不过圣人的。所以即使有人说,这个童子是不是很好学?因为可能他很伶俐,孔子说,这个人不是好学。所以孔子也不可能教他,他也不能成为孔门的弟子。孔门弟子首先要学《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孝」是讲心,要有真实的敬重父母,爱父母的心。「弟」是讲尊敬,也是讲友爱。
一个求益者、上进者,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第一个是好学,第二是力行,第三是知耻。人能够好学,他自然是谦虚,自然能够诚敬,能够力行,他就能够把老师的教诲落实。《中庸》上讲,「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智、仁、勇是君子三达德,达是通达,能够通达自性的这三种德,智慧、仁爱、勇敢。智、仁、勇,我们一般人还做不到,先要怎么做?好学,好学就近乎智。没有真实的智慧,能够好学也算是跟真实智慧相近了。第二,力行近乎仁,你能够努力的去落实老师的教诲,这也就近乎仁了。第三,知耻近乎勇,你能够知耻,什么是耻?违礼就是耻,傲慢、不恭敬人、无礼这都是耻。知耻就能够改过,能改过才是真正的勇敢。果然能够做到了智、仁、勇,这个人是君子,这个人是仁者。仁的德行,其实也包括智慧和勇敢。
在《论语》当中,有这么一章经文,「樊迟问仁」,樊迟是孔子的学生,他问如何能实现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孔子就答复三句话,「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就是仁。「居处恭」是安居的时候,要保持恭肃的心态。恭是讲心地。「执事敬」,这是讲在做事的时候,要笃敬。居处的时候,未必有做事,可能没有事,但是却要主敬存诚,这是恭。即使是一个人在,在暗室屋漏当中,都要能够慎独,不能够放肆,无所忌惮。能够养成这种恭肃的、慎独的心,所谓戒慎恐惧的心,心中就有了诚敬。诚于中而形于外,等到出外做事,「执事敬」就自然了。做任何的事情都会认认真真,绝不马虎,绝不大意,这叫敬事、敬业。「与人忠」,是待人忠诚,这是对人的恭敬。如果是欺骗人、不忠诚,这就大不敬。所以这三者,「居处恭」是论心地,「执事敬」是对事,「与人忠」是对人。对人、对事、对心,都是一味的真诚恭敬,这就是悌道。「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之」就是到达,「夷狄」是古时候讲的边疆、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到了那些地方也不可以舍弃,还是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也就是要坚持孝悌之道,这就是仁。孔老夫子教导颜渊(颜回),「克己复礼为仁」,实际上也是讲到这个意思。
有了这种恭敬的心,对待任何的人、任何的事一味恭敬,这就是真正的君子了。这种心,先在家里养成。《弟子规》上说:「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在家里能够侍奉父母用诚敬的心,进而扩大到对整个家族。家族里面的叔父、伯父等等,叫「诸父」,也是一样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的心,这是指长辈,对长辈就如同对父母一样,这是孝道的扩展。对「诸兄」,包括堂兄、表兄,一切比自己年长的同辈的人都叫诸兄,「如事兄」,好像侍奉自己的同胞兄长一样,对他们恭敬。当然也包括对待比自己年幼的弟弟妹妹,或者堂弟、表弟、堂妹、表妹,都是要用爱心。这个说了两句,我们就以此类推,举一反三。在家族当中,有这种孝悌的心,走到社会,对任何的长辈都要像侍奉父母一样,任何的年长的人,跟自己是同辈的,也要像对自己兄长一样的侍奉,把孝悌扩展出去,用一味的诚敬的心对待所有的人,尽自己孝悌之道。
可能有的人说,现在特别是大陆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了,像我自己本人就是独生子女,独生子,我没有兄弟姐妹,那我都不知道怎么对待兄弟姐妹,我怎么能够「事诸兄,如事兄」?其实不是说你一定要有兄弟姐妹才能行悌道,是说你要有悌道,就懂得如何侍奉兄弟姐妹。如果你没有亲生的、同胞的兄弟姐妹,那有堂兄弟、表兄弟,如果也没有,也没有,那社会上这么多的人不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在《论语》当中,「颜渊第十二」就有一章经文,「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司马牛也是孔子的弟子,他是宋国人,他的兄长叫司马桓魋。司马桓魋是一个恶人,在宋国当大夫,他要谋反,而且想要杀害孔子。司马牛是一个比较有良心的人,知道他的兄长作恶,很忧虑。所以他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他明明有一个兄长,为什么说他自己没有?因为当时司马桓魋在宋国深受宋景公的宠爱,但是他又不能够知恩图报,竟然还要谋害景公。他有这个意图,司马牛知道,这种意图一被揭穿,那就有灭族之罪。后来果然被揭穿,司马桓魋就逃到了魏国,后来又转逃到齐国。司马牛虽然没有跟他兄长一起共谋,但是也是怕有灭族之灾,也逃跑。大概他讲这个话是在逃跑当中讲的,说,人哪,别人都有兄弟姐妹,我没有。因为自己兄弟不好,所以他说没有。
子夏也是孔子的弟子,在这里也是给他开解。说「商闻之矣」,「商」是子夏自己称自己的名,子夏名商,他说我知道,大概闻之。是从哪里听闻的?一定是从孔子那里听闻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兄弟姐妹,包括自己的死生,包括富贵,那都有天命,这个没有办法忧虑,不用忧愁,该来的就会来,它不该来的,想也不会来。你要真懂得这两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就没有忧虑了。没有忧虑,那毕竟是没有兄弟,怎么办?子夏这里又说了,「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君子心存敬慎,而不会犯过失,对人恭敬而有礼,这样其实死生富贵都是可以转变的,这就讲到立命之学了。前面只是讲有命,底下讲的是立命。怎么立命?「敬而无失」,处处都能够敬慎,常怀戒慎恐惧,如《诗经》当中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这样的心态,自然不会有过失。过失往往都是傲慢,放纵自己了,就会产生。如果是敬慎存心,过失的念头刚起,马上就能够觉察,就能够把它控制。
待人,与人相处恭敬而有礼貌、有礼度,跟一切人都能和睦相处,命运一定会改造。即使是死生富贵都可以改变,包括兄弟,虽然没有兄弟的人,也会是什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样的君子,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大众的爱戴,所以走到哪里都会有像亲兄弟一样的人陪伴。「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夏最后这一句的结束语,等于给司马牛排忧了。君子不要忧患自己没有兄弟,只是忧患自己有没有做到悌道。真有悌道了,你就有兄弟,哪个人不是兄弟?
悌道,就是与人相处恭而有礼,自己内心敬而无失。不仅有兄弟,说老实话,你还会有富贵,你还会有功名,你的命运会改得愈来愈好。所以悌道的精神我们要把握住。悌道,简单的说就是恭而有礼。恭,当然内心中有敬,才会有恭,恭敬人,而又能够对人礼让。恭敬、礼让,这是和谐社会的要道,人与人之间怎么才能和谐?互相恭敬礼让就和谐了。
孔子在「里仁篇第四」,这么说到,「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以礼让治国,「为国」就是治国。「何有」是何难之有,有什么难的?这句话意思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难的?只要以礼让治国,一定是社会和谐的。礼让要从自己做起,自己做到礼让,慢慢影响周围的人。那如果你是一个领导人,你做到礼让了,你影响的层面就更大更广,这叫「礼让为国」。
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如礼何」?这个「礼」是讲礼文,礼仪的这些文字、制度。十三经里面讲的三礼,《周礼》、《礼记》、《仪礼》这三礼是礼文,那礼文又有什么用?如果不以礼让来治国,光有这些经典在,也没用。说明经典要人去做,要去力行。自己力行好了,还要去教育大众,要身教加上言教。所以治国本身就是教育的一个过程。《礼记.学记》上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礼让治国就是礼治,治国之要。
在「为政篇」,孔老夫子还有一段开示,「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是有人问孔子,「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这个「奚」当「何」字讲,「子」就是您,尊称。他问孔子,您老人家为什么不为政?不去做政治的事?孔子办政治用礼乐的方法,用教学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得不到国君的认同。所以孔子当官的时间非常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学而已,在周游。所以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从政、不当官?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这个「书」是《书经》,孔子引用《书经》的话。《书经》也是《尚书》,是上古时代留下来的一部经典。《书经》上讲,「孝乎惟孝」,「孝乎」是赞美孝道,「惟孝」也是再次的赞美。「友于兄弟」,有孝还有悌,友于兄弟就是悌道,也就是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尽悌。而「施于有政」,在家里能够行孝悌,自然就能够影响到当政之人,当政者,这叫施于有政,有政的人就是当政的人。「是亦为政」,这也就是为政。孔老夫子虽然没有去当官,但是他能够在家行孝悌,影响到在位的人,从而也能以孝悌之道来治理国家,这不正是孔子的为政?「奚其为为政」,就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叫为政?换句话说,为政,除了孝悌以外没有别的了,孝悌是为政之本。
所以,教《弟子规》,教《论语》,教圣贤之道,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为政?虽然我们是没有官位,没有任何的名衔,但是古人讲,「位卑不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我们自己从自身做起,努力的去行孝悌之道,那我们自然能影响到周边的人,随着你的德行学问不断提升,你影响的面会愈来愈大,最后能影响到在位的人、国家领导人。那这也是我们对和谐社会做出的一分贡献。
孝悌,「入则孝,出则弟」,讲到这我们就全部讲圆满了。那实际上,孝悌都是孝。《孝经》上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三个层次。事亲,是对于父母。事君,是对在位的人,对领导人,对长辈,那就是行的悌道,恭敬尊重。自己能够敬事、敬业,最后能够立身,就是立身行道、成圣成贤,这都是孝道。所以我们从自身做起,不断的提升自己,到了真正成为君子、圣贤,这就是将孝道做到圆满。
今天我们的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