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观礼,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这一段。亦号无量光,底下就说,「无边光、无碍光、无等光。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这是十二光佛,从无量光起。这十二光佛这些佛的名号,这都是阿弥陀的名号,所以阿弥陀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佛的光中种种的妙用,表现出十二个光的佛,同时都是阿弥陀佛。
无量寿是体,是指时间,所谓过去、未来、现在,这是三际,称为三际。三际一如,三际是如一,没有变化,这是无量寿。无量光就是遍一切虚空,遍一切处。所以一个是竖,一个是横;时间是竖的,空间是横的。无量光,这个光是一切处都照到,就遍一切处,所以表明这个佛是在竖著的穷三际,过去,你也永远找不著头,未来,也始终找不到结束。常住,这是无量寿;这遍一切处,没有边际,无量光。这个光明,同时无量光也可以解释为光中有无量的功德。同时无量光佛也号作无边光佛,无边光你可以浅近的解释,说这个边没有边缘,这是大,你找不著边,这极大。这个解释很容易,进一步的解释,这个边是什么?就是佛教里一个名词,所谓边指著见惑里头的边见,所以我们都断见思惑,而最大的、最粗的迷惑就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众生就在这个迷惑之中、愚痴之中,这为惑。断了惑才能证到自个的真如。
见思惑,首先是见惑,初果就破见惑。见惑有十样东西,就是身见,老是爱惜这个身体,老是想养这个身体,练这个身体。所以现在许多气功、外道,首先就是一个邪见,也叫做身见,这是见惑,你留恋这个身体。所以很多妇女她很难离开她这个身体,因为她非常喜欢她这个身体,觉得很庄严,很什么,这是属於身见。边见是什么?这个边就不是边缘的边,就是一个事情可以分两边看,就是矛盾的一方。一切事情都有矛盾,矛盾有双,矛跟盾,就是矛有一边,盾有一边;有是有非,是是一边,非是一边,一切都有两边,矛盾有两方,这两方在对待、在斗争。实际二的世界就是如此,一切都有二。所以中国有句话,「圣人不死,大道不止」,有了二,圣人要不死光,大道是不会完的。无边就是没有对待,没有这个边了,不二,一切都不二了,一切都平等了,平等就不对立了。
所以佛最后成为平等觉,汉译的《无量寿经》,「无量清净平等觉」是阿弥陀的名号,只有佛就到了大平等。我们要修,要修慈悲喜舍,很多人也就把这些名词甚至於传法的人也给你讲错了,把这个舍,做人要慈悲,要慈要悲,要喜欢、要施舍,这么去讲,讲浅了,讲得太浅了,不是原义。有好多东西,就是从和尚嘴里说出来的,有的是十分的荒谬,水平很低。这个舍是舍掉你那一切分别、一切边、一切对立的矛盾,而能把这些事情看得平等。所以昨天你那问题,你有平等的话,就是说不管你说什么,不管你怎么对待我。所以佛教是怨亲平等的,跟我有怨和跟我有亲这本来两个极端,这是边,这边见没有的,怨和亲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在这些地方学,当然学不到,但是要努力继续去学。这是正确的,要平等,怨亲平等,把怨字搁在亲的上面,这个摆不是随便摆的,就是你真要度,先度有怨,这是佛教伟大。
昨天说的提婆达多,那么害佛,一直到佛这一生还在害佛,而佛感恩,我的成就全因为提婆达多,给提婆达多授记。这一切,佛之伟大、之智慧,这一切我们是心悦诚服,五体投地。这不是个盲目的崇拜,我们就是说你是个大权威,我拜你之后,你就保佑我,就得到好处了。这是世俗的一种很低的、很愚痴的看法,一种颠倒的看法,是错误的,所以要舍这个边。无边光,这个光它是由於大平等的智慧而放出来的,因此见到这个光也就可以加持你,你放弃这些分别,没有这些边了。阿难他已经没有边见了,但是他还有摩登伽女来,还有的时候他拥有斗的力量,几乎要破戒,所以错了,就是因为他不明白,不明白,还是有个我。所以无有无边要舍,还不是最高深的事情,还在前面的事情。
无碍光,人们都说自在无碍,没有障碍,能够自在。所以观自在菩萨他自在。大家可以分析,这个自就是你自性,你自性是不是当家做主,自性在当家做主,你自在。而你自性没有当家做主,被这个假我,现在大家都是这个假我,而自己本来跟佛一样的那个真我,你自己不承认。现在这个叫做黄念祖的,我就把他当作是我,这个他不是,这个是敌人,妄我,不要这样讲,总之,由於他还是我,不能认识我的本来,这人以后就是敌人。因为他是虚妄的,由於他来当家做主,所以真正的我们的主人就靠边站了,就不显现了。我们有佛的智慧光明而不能显现,这个程度上有不同,无明的厚薄有不同。我们听了佛的经教,有的人就很感动,接触得很快,他就恢复得很快,就可以恢复;有的他不但不接受,他还毁谤,他还破坏,种种的,那他就是无明的障很重,这都有碍。所以叫无碍,一切没有障碍。
无等光,没有能和它相提并论,没有相等的,这个光绝对的殊胜,没有另外一种可以和它相提并论的。无有能与相等的,也称为智慧光。光明就是智慧,禅宗也是这么说,在《净语》里也引了这个话,《净语》里头光明颂引了大慧禅师的三句,「只以此光宣妙法」,只是拿这个光来宣扬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这个法,传心,这个心法,这个法就是这个光明;「不离是光说此法」,不离开这个光明来说这个法。光明和本性、光明和智慧,在大慧禅师话里头这就等同起来。大慧禅师这个话在经典也有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涅盘经》,佛要涅盘了,这是最后的遗教,《涅盘经》说,「光明名为智慧」,所以智慧就是光明。
超日月明,比日头还要明,比月亮还要明。《超日明三昧经》就说,「大智发外,能照法界名为光明」。大的智慧发露到外边来,能够照了法界,这个叫做光明。所以「自莹谓之光」,自个很干净叫做光;能够「照物谓之明」,能够照见别的东西叫做明。譬如珠子,它自己很干净、很莹,这珠子有光,这珠子光要是很好,夜明珠,它就可以照见,都亮了,照见别的东西,这个叫做明。所以光明还要两分。光明总之它是清净,清净,念佛修行的人也常常有时候闪现一点点光,就是看到一点点光,都是在你这个心里头绝对清净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个现象。你心只要稍微一动,看见光了,好!不要这些话,都没有,你现在刚刚有点感觉不一样,马上就没有了。在你心里完全离开这些的时候,这也就是在你的修持中可以体会到这一点,这个就是光明智慧之相。所以号智慧光,这个光,智慧就是光。
常照光,寂而常照。常寂光,寂也,寂默,没有什么动、摇动不定,可是常常在照,寂而常照,常照光。清净光,这个清净,《无量寿经》讲,你有一念净信,你那个一念清净的信心,你只是在这边念一句阿弥陀佛都可以往生。一念净信,你念这一句的时候,这功德是极大。慈舟法师他作科判,慈舟法师他最大的一个功德,往生三辈,他开了一个一心三辈。由於一心方面,你念佛不是像一般的净土宗,成天成天这样,我们拿著佛珠。他说你能够达到一心的时候,哪怕你念一句都能往生。所以他说一心三辈跟一般的三辈,另外辟了一栏。这跟夏老师的精神都是相合的,这一点很值得赞叹,我的《大经解》也是根据这个精神做的注解。一心三辈不同於常情,都是由於清净,你都一念净信,一念净心,都用这个净字。还有这个清净,天亲菩萨说,三经一论,天亲的《往生论》,他说西方极乐世界有三种庄严,一种是佛庄严,一种菩萨庄严,再一种国土庄严,一共就有几十项内容。这三种庄严可以会到一个法句里头,这很像禅宗的话,一二的一,法,修法的法,句子的句,可以到一法句,注解。什么叫一法句?清净句。而且清净两个字很重要!我们应当心中离开,清就离开了浊,净就离开了乱。现在这个世界是浊乱,所以我们就是要在这浊乱的环境里头,我们保持内心的清净,这是极大的修持。而这里最好的办法,你就是念佛。所以搞得心里头,随著大家很混浊、很脏,就是浑浊,就不清,他就忙乱,不安定,焦躁,这不净。清净,干净,这就是清净句。清净句是什么?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这个智慧的重要,真实的智慧。无为,我们慢慢底下要注意这个无为,道场里头常常一开始讲四句偈,「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十方来的一切到这儿都在聚会,来干什么?都到这来学无为。所以《金刚经》:「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要学无为。「此是选佛场」,这是一个选佛的考场。什么人考取?「心空及第归」,你心要空了,你就及第,就考取,你就可以圆满回去了,得到结果了。所以清净这重要!
欢喜,夏老师愿我遇事生欢喜,所以我们也要常常保持,所以经的最后都是皆大欢喜。因为你真要对於这个事分析一下,皆大欢喜这个情绪,他对於这个经听了之后踊跃欢喜,他的感受是什么?而皆大欢喜,都个个是欢喜,而且是大欢喜,佛的伟大就在这儿。所以我们经最后一句是稍微带过去了,我们不知道这是一个很殊胜的果实。
现在众生就是苦,就是烦恼,心里头好容易有点什么,马上来件事,叫你心里揪得放不下。我们就是要自己对於这一切看破,不被这环境给影响。它是五浊恶世,它必然浊,众生必然是恶,他就是有好多不近情理,他要都讲理,那就不叫五浊恶世。必然有不可理喻的事、不可理喻的人。既然不可理喻,你还讲什么理,你讲讲不通,就放下,就是放下,而欢喜、解脱,这就解脱,不被东西捆住。它一来的时候,你跟著伸胳臂你就捆住了,茶不思、饭不想,很忧愁、很苦恼,本来好好的,忽然颠倒生苦恼,所以这就是要解脱。
涅盘三德,成佛之后就是证到这三德,一个是法身德,人人本有的。人人本有,但是大家都缠缚住了,我们都是所谓具缚众生。我有时给人写信自称为具缚,我是捆住的,缠缚住的,被这些烦恼把我捆住了。众生都是具缚,在结缚之中,要解开、要解脱,不要被捆住。解脱德,解脱德,严格念解脱德。谁不想解脱,谁不想证,为什么你有法身自己有自个不知道?缺少智慧。智慧,涅盘三德最关键就是智慧,智慧非常重要。为什么你被捆住?因为你缺少智慧,因为你这样被捆住,你的法身就显不出来。因此你要使烦恼得到解脱,你要恢复你的法身,完全都是靠智慧。我们学佛主要是学习智慧、学习般若。只要你在学习般若,你就称为菩萨,称你菩萨不过分,再加一个形容词,叫做学般若菩萨。你要发了菩提心,就称你初发心菩萨。跟观音菩萨还有点不同,这就是说,他彻底了,我们还在初步,但是已经可以称为菩萨、称为大士。只是你是在学般若的阶段,在初发心的阶段,所以同中有别,别中有同,就是这样。
安稳光,《宗镜录》里头说,「安隐快乐」,又安稳,又快乐。刚说到观心,这说到安稳,安稳就很宁静。安稳快乐者,这样的人,「则寂静妙常」,寂是常寂光的寂;寂静,静,入静的静;微妙的妙;真常的常。所以安稳很重要,安稳快乐者,寂静妙常。
再底下「超日月光」,刚才讲了《超日月三昧经》,佛的光超日月光,它有两个特殊的地方,一个是日月的光不能照过铁围山,宇宙外头有铁围山包起来。当然不见得是个山,就好像那个中微子非常多很密集,这空间中微子是多极了,不可数,它们形成了比较,会聚在一起成一个铁围山,日光透不过,它反射,这是一个事。佛光没有能障碍的,全可以透过。再有日月光可以照一切东西,不能照人心,不能够给你启发。所以超日月光,这个三昧就比日月光的光明。日光已经不得了,你看我们的光明靠它,一切东西要生长完全要靠太阳,我们没有东西可吃,植物都不活了。但是它不能照人心,所以有没有人说晒太阳开悟了?没有。
最要紧是不思议光,这个光是不可思议。总赞一切是不可思议,所以《华严经》称为「不可思议」,《阿弥陀经》也称为「不可思议」。不是你这个言语、你的头脑你所能够达到的,所能理解的。所谓超情离见,超过大家的所谓情理、这些情感,超过这个范围;离开这一切见,因为众生所有的见都称为成见,也都是些谬见、颠倒见。要离开你所有的见,你这个头脑中所有的见。《四十二章经》是翻译得最早的经,汉朝就翻译来了,四十二段,但是里头有很重要的话。「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要慎重,千万不要相信你自个的意思、你的思想。这一句就够了,底下还叮了一句,「汝意不可信」,你的意思不可以信。所以这个也就告诉我们,你不要太主观了,主观是非常麻烦的,至少你先客观一点,能够听听旁人的意见,不要只是相信自己主观,又自以为是。再进一步说,所有这一切,脑袋里头的产物,这些见解,都还是生死中的东西,六道中的东西,不是解脱的东西,不是成佛的东西。要这样的话,必须要超过这些。佛之所以出兴於世,就是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我们现在众生都是众生的知见,所以我们学佛的过程,也就是改造的过程,要把我们众生的知见去掉,而换成佛的知见,也就是恢复了我们本心本有的佛的知见。但是你不把你现在这些错误(当家做主的这些东西)把它排除开,这一步就达不到。说到我们要把我们全换成佛的知见,众生谈何容易!所以净土法门之微妙,最伟大的一切工作,你到了极乐世界再去做,接著去做,这也就保险了,再也不退转了,一直到成佛,恢复自己本来的这一切。
所以这十二光是不可思议,念佛就是不可思议!念佛之殊胜,它的不可思议就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你念佛的时候,你就把佛的功德全摄成你自己的功德。所以这一句佛念得很诚恳的时候,能够消除八十亿劫,这个劫是多长的时间,而这个劫是八十亿个劫,不是普通的小偷小摸,而是生死的罪。所以我们不要听到以后很怕,我们都要坏,不行!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就有这样一个净土法门,往生之后你还是凡夫,你这些情见你还是一直消不掉,虽然念一句就可以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消了很多业,消不了多少,过去无量劫来,那个业虚空装不下。罪业如果真有一个实质的东西在这,整个太空都装不下,因为这个时间太长了,所做的太多了。所以现在说必须消了业才能往生,那你没有往生的日子了!
现在有些事情缠不清,有人让我给人写篇文章,我说我不参加。这个各随各的缘!他有他的缘,有喜欢听他的,那就按他那个办。我们不做他们这种说法,大家有缘的愿意听,我们就带业,阿弥陀佛都替你托运行李,你方便多了,不要自个背。这一段是十二光,无量寿、无量光,佛的光明。底下紧接著说这光的作用。有人说佛有这么多光和我什么关系?关系很深。
资料恭摘:净修捷要报恩谈黄念祖居士主讲(第九集)1990/7档名:51-007-000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