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永海
明清工艺造像主要是继承宋代城市工艺的传统。明代的工艺造像包括玉石雕刻、牙雕、木雕、竹雕、雕漆等工艺。明清民国工艺造像有一定的延续性,故本小节内容叙述上顾及时代。
自明代中期起,江南嘉定、金陵成为中国刻竹的两个地方门派。尤以嘉定在竹刻上享有盛名,嘉定竹刻创始于朱松邻祖孙三代,到了清代嘉定成为中国竹刻的中心。朱松邻原名朱鹤,是一名文人雕刻家,擅长文学、绘画,他的刻竹以刀法见长,题材上有创新。儿子朱小松,孙子朱三松,都继承衣钵,朱小松用竹根雕成的佛、仙,可与吴道子的佛仙画相媲美,朱小松曾作一竹雕香熏,是长16厘米,口径3.6厘米的竹筒,运用平雕、浮雕、透雕相结合的方式,雕出刘阮登天台的故事。朱三松所雕的人物、山水、鸟兽都很精通。嘉定竹刻从朱氏后名家辈出,明代有秦一爵,沈大生;清代有沈兼、周芝岩、吴之璠、封锡禄、施天璋等。在技法上,吴之璠的薄地阳刻,继承了北朝以来的线刻铲地技法,所刻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刀法洗练;封锡禄兄弟擅长竹根人物,所刻梵僧、佛像,造型特别,仙女、老翁形象神态悠闲。
工艺造像早在宋代就已显出发展的势头,到了明代称为封建社会雕塑艺术中及具生命力的,千姿百态的一个门类。明代工艺造像富有生气和创造力,并与广大老百姓有着密切联系,体现了时代精神。就题材内容来说,有些取自于宗教的,如观音、达摩、罗汉等,多数并不是作为顶礼膜拜的偶像,而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来创造的。明代以福建德化窑的瓷塑佛艺为名。
德化位于福建东部,以生产白瓷器皿和白瓷塑像的德化窑出名,从明代至清初达到极盛。德化窑瓷器胎骨细腻洁白,釉色白如凝脂,胎釉浑然一体。但瓷性较脆,便向小件工艺塑像方向发展。清代陶瓷著述记载:佛像最佳,惟佛像殊佳,(观音菩萨)有坐像、立像者,其素衣而盖风兜者像,以似美女者为劣,似美男者为贵。所讲佛像泛指观音菩萨、弥勒、罗汉、达摩等。很大程度上以世俗化的观音菩萨像最多。除了常见的头戴宝冠上罩风兜、身着宽袖长衣、袒胸玉立的白衣观音之外,还有半跏趺坐于莲台,两侧侍立着龙女与善财童子的,怀抱婴儿的送子观音,自由舒展近似于人间的美女少妇。
从德化窑瓷塑的作者印款可知,何朝宗、林朝景等都是当时的瓷塑名家,其中以活动于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的何朝宗最为出名。他擅长塑菩萨、罗汉像。传说他曾造面貌姿态各不相同的十八罗汉祖像,是在后窑(今德化十排格遗址)烧成的。他的作品存世有:达摩渡江藏于故宫博物院,达摩光头大耳,身着袒胸宽袖大衣,足踏一芦苇,浮于波浪之上,表现了乘风飘逸之状。相貌具有天竺人特征,神色庄严,双目有神;观音菩萨两件,一藏天津艺术博物馆,另一藏于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两躯观音菩萨均呈温柔典雅纯洁优美的年轻女子面貌。这种高度理想美的观音像代表了何朝宗及德化窑的典型创造。
晚清民国时期,陶塑佛艺也可见一斑。在民间,济公活佛的故事广为流传,济公确有其人,原名李心远,南宋僧人,生于绍兴十八年(1148),卒于嘉定二年(1209),今浙江临海人,原杭州灵隐寺出家,后又移往净慈寺。济公行为异于常人,是民间有法力而好抱打不平的人物,称之为济癫僧。山西五台山显通寺藏有清代陶塑济公造像,高三十五厘米。济公面带微笑,目视前方,一手提鞋,一手握破扇,头戴褐色船形僧帽,身穿蓝色长袍,衣襟不整,前胸坦露。颈挂黑色佛珠,放荡不羁,形象相当生动。
清代广东佛山石湾是陶塑的产地,明清两代,佛山石湾窑的生产十分兴盛,以仿钧窑为特色,被称为广钧。除了日常器皿之外,石湾主要以艺术陶塑著称。明代石湾著名的匠师苏可松以制作器皿闻名,艺术陶塑有单色釉观音、弥勒佛等几种工艺造像。到了明末清初,石湾陶塑具有了民间艺术题材多样,风格朴实等特色,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清代石湾陶塑继续保持民间艺术特色和继承钧窑的传统基础上,吸收了中国传统写意画和雕塑的表现技巧,创造出雅俗共赏的艺术陶塑。从清至清末民初,石湾陶塑的著名匠师有黄炳、黄古珍、陈祖、陈渭岩、潘玉书等人。
黄炳、陈渭岩、潘玉书等匠师根据石湾陶器胎粗釉厚的特点,创造性地吸收唐三彩和金元均瓷色釉和写意画的传统技法,从而形成了石湾陶塑的独特面貌。人物塑像中,取材多是渔樵耕读,牧童读书,达摩、罗汉,李逵、鲁智深等,发挥了石湾窑胎釉的长处。石湾陶塑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在清末民初以来一直是广东地区平常百姓厅房、文人书斋案头摆设的主要陈设品和儿童的心爱之物。
摘自《中国佛教艺术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