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用来享乐的

人生不是用来享乐的◎ 博 文一旦你知道你对别人还有些用处,这时候你才感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使命。--茨威格人活着不只为了享乐,人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被他人需要。当你感到这个世界都需要你的时候,你就会产生旺盛的精力。这股力量促使你不惧怕面前的困难和挫折,勇往直..

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

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 弘 缘有情世界皆为无常,人生百年,弹指即过,荣华富贵,更是过眼云烟,虚幻不实。虚荣的人被智者所轻视,愚者所倾服,阿谀者所崇拜,却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人之所以有虚荣心是因为心里感觉不平衡。虚荣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

像智者那样谦和

像智者那样谦和◎ 岳 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巴黎,法朗士等一批文学青年准备办一个文学刊物。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给大文豪雨果写了封信,请求他写一封回信作为刊物的序言。几天后,雨果回了信: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森林。我..

疫情下物我关系的宗教学反思

◎ 温金玉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袭击了我们,让传统喜庆的春节笼罩在恐慌与焦虑的气氛之中。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上下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打响..

认错与忏悔

认错与忏悔◎ 续 祥世界上没有人真的愿意承认自己错了,即便这是事实。虽然一小部分聪明人愿意通过在小事上认错来博对方的好感,但在大事上他们也和平常人一样固执地认为自己不会错,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无可厚非:我为什么要否定自己呢?但是人往往比自己认为的更容易犯..

学与思

学 与 思◎ 蒲正信学习是很重要的,孔子说:学犹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就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怕失去,这生动地反映了勤奋好学的态度。学习的目的在于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佛教称之为般若。至于为学之道,佛教提倡闻、思、修。闻指学习五明(声明、..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李思圆 一是清醒时做事。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得了一把不错的紫砂壶,每夜都放在床头。一次失手将壶盖打翻在地,惊醒后,甚恼,壶盖没了,留壶身何用?于是抓起壶身扔到窗外。天明,发现壶盖掉在棉鞋上,无损。恨之,一脚把壶盖踩得粉碎。出门,发现昨晚扔出窗外..

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 拈花笑菩提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还是很在意。我们会对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实这种恨是对自己的束缚,你恨他与否对他并无影响,但恨却在你心里,所以剔除对别人的恨实际上是剔除自己心中的恨。没有恨心境才开阔,心境越开阔你就越从容。..

痛苦的来源是自己

痛苦的来源是自己◎ 净 界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心生种种法生。我们凡夫众生,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心中一定会出现相状,因为有善恶业力,它就会出现各种相状。这个相状可能是安乐的、你欢喜的相状,也可能是痛苦的相状,也可能是一个杂染的相状,也..

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不得其分,处事不得其法。虽然有很多的道理通知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若我们只知实际,不能起而行,也是白费无功。 终究如何做人处事呢? 一、只从柔处不从刚:人间上的人,有的太过刚猛、执着与好强,所谓好出头的椽子先烂坏。我们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