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与善容王

2024-03-31 08:34

罗伟国

佛教谈论性的问题,大多用爱欲或情欲等词宋表述。 爱欲或隋欲,本无所谓好与坏、善与恶、清净与污染,它只是一种现象和动力,关键在于怎样认识它、驾驭它。

在佛典中,有不少关于节制情欲、断绝情欲的故事。如《阿育王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阿育王一心一意奉行佛法,清心寡欲,但他的弟弟善容王却对佛法颇有异议。

有一天,善容王觉得很无聊,准备带着手下到郊外去打猎。有人建议,这次跑得远一些,干脆去深山打猎,善容王同意了。

他们来到一个林深草密的地方,看见许多面色苍白、有气无力的出家人在这里修行。他们有的一丝不挂,全身赤裸裸地晒着太阳;有的正在吃树木的枝条和嫩叶;有的在修炼吐纳行气的功夫;有的躺在荆棘之上,故意让尖刺扎入皮肤他们是苦行僧,用各种使自己痛苦的方式来求取解脱之道。

善容王和手下的人看得目瞪口呆,感到简直不可思议。善容王不忍心让他们这样苦修下去,就走上前去问一个躺在荆棘上的修行者: 你这样苦修,何年何月才能修得神仙之道?

这个体无完肤、身上流着脓血的修行者回答道; 刚才我看见鹿在树林中交配,心中会涌起冲动,***不由自主地勃起--看来我的定力还不够,再要努力修行啊!

这个修行者的声音非常微弱,善容王要俯下身去才能勉强地听清。善容王很同情他们,也没心思打猎了,掉转马头踏上了回程。

半路上,善容王看见儿个衣着整洁、面色红润的行脚僧人经过,于是就联想道: 那些赤身露体、吃着树叶、身体虚弱的修行者,看到鹿在交配还会产生连欲之心:这些在城镇被人供养的出家人,吃得好,穿得好,怎么町能不产生淫欲之心? 阿育王知道了善容王的想法后,担心他会对出家人有成见,便设下一个计谋来教育他。

一天,阿育王召见善容王,将目已的一名侍妾赐给他。善容工很高兴,当晚就与这个侍妾同眠一室。

第二天,阿育王找来善容王当众训斥道: 你是我的亲兄弟,怎么竞干出这种事来--带走我的侍妾去行淫乐? 善容王心想: 明明是你自己把侍妾赐给我的,怎么-夜过后就出尔反尔了? 他刚要辩解,不料阿育王己大声下令: 来人,把他拖出去斩了! 有个大臣劝谏道: 陛下,您只有一个弟弟,他还没有后代,这样把他杀了,恐怕会留下断人之后的骂名。不如让他再活七天,给他一个留下后代的机会,七天后再杀也不迟。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阿育王道: 就这样办吧,便宜他多活几天。

到了第七天,阿育王派人去问善容王: 你这几天在后宫随心所欲地与宫女们厮混,过得快乐吗?

善容王无精打采地回答: 我在后宫度日如年,眼前的-切都变得黯然无光,怎么会快乐呢?

阿育王听说后,觉得目的快要达到了,就再次召见善窖王,问他: 你为什么不抓紧这七天时间,在后宫行欢作乐呢?

善容王回答说: 想到自己再过几天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心情去关心声色之欲啊!

阿育王听了这话,便开导他:现在,你因为心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所以身在后宫,却不近女色。佛祖曾经说过:一个沙门-生中要思虑担忧三世,死后复生,又要为各种事情思虑担忧三世。按照这样的规律,一个人不论经过多少世,投生多少次,每一次都要为各种事情思虑担忧三世,并且还要经受各种苦难,还会有不计其数的烦恼。人们正是考虑到做人有这么多的痛苦和烦恼,才出家为僧,追求清净无为、平安度过一生的真谛。如果不专心、勤奋地修炼,那么又要经历无数劫的痛苦。 听了阿育王的这番话,善容王顿时醒悟,欲念惧灭,剃度出家,后来终于修成了阿罗汉。

当然,抑制欲望要弄清目的,才会生出悟性。性天澄彻之时,就是饥餐渴饮,也能康济身心;心地沉浊之人,即便坐禅念佛,也是浪费时间。

                          摘自《曹溪水》2008年第12期

更新于:5个月前
评论问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