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善知识是通向觉悟的桥梁
◎陈亦新:密乘为什么看重上师?
●雪漠:要知道,对于一些还没有明白的人来说,他在观修的过程中,佛像其实是“死”的。要是没有正信,他对它就只是单向的迷信,而构不成双向的交流。
所谓的双向交流,要依托活的生物体,从而形成一种磁场。在形成磁场之后,还要达成一种共振。我们将这共振称为相应。
一个没有破执的人,是很难真正受用佛法的。人类只能接受到人的语言、生物场、生物脉冲。我们只有借助人间上师,才可能跟法界的某种力量达成共振。这便是密乘非常重视上师的原因。
在过去,当你见到真心之后,被称为破初关,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对修行者来说认知到真心就等于入道了。当修行达到这一步时,才有了闭关资格,而在之前,不能闭关,只能参学。
参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能够让你明心的人,这个人不一定是出家人,不一定是活佛,更不一定是名人,但这个人却能够让你明白心性。
以前,我们谈过传承问题。传承的意义就在于,它留下了一些宗教礼仪,我们称之为仪轨。它承载着一种精神,会让你在修行的过程中慢慢成长,慢慢地改变心灵,以便成熟你的根器。以这种方式传承教法的人,我们称之为“传承上师”。另一种上师,他已成就了,他可以直接点燃你的心灵,让你在机缘成熟时明白真心。他便是我所说的“根本上师”。
传承上师与根本上师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传承上师就像是一个送快递的人,他把智慧的打火石、火柴从佛陀那儿传承了下来,传给了你。他虽然没有直接点燃你的心灵,但你却能凭借火石和火柴,点燃自己的智慧之火。
根本上师属于成就上师,他本身就是一个火把。他可以直接用他证悟的智慧之火点燃你的心。
一个人的传承上师可以有很多个,但根本上师一辈子只有一个。因为你一辈子真正的开悟只有一次。我这里说的开悟,是真正的明心见性,而不是某些人说的大悟多少次、小悟多少次的那种开悟。这类多次的开悟,其实还是世间法意义上的理悟。出世间法意义上的真正开悟,其实只有一次。
我曾经谈过传承上师和根本上师的关系。我说:“传承上师像星星,根本上师像太阳。当太阳出现时,所有的星星就隐入阳光里了。”
人的一生中,当你遇到根本上师之后,你才算找到了真正的上师。
下面,我们继续讲参学。参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根本上师。但这个寻找的过程,有人很难,有人很简单,这取决于你的缘分和信心。
在这个世界上,打着上师旗号的人很多,可是真正“明白”的上师却寥寥无几。要是你自己不能辨别哪个人明白了、哪个人不明白时,你就会错跟“邪师”或“瞎子”。要是你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那是非常危险的。像一些邪教的受害者便是这类人,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会毁了一生。要是跟了邪师,修行也容易走火入魔。因为在修行过程中,要是遇不到明师时,你会执幻为实,视谬误为真理,误了一生,甚至还可能作恶。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堕落到做人底线下了。笔者有个学生,人本来很不错,但不幸交了恶友,其堕落的速度,有种“自由落体”的神韵。因为人是欲望的动物,要是你没有智慧的抉择和定力,恶友会轻易地激活你的欲望,帮你放出你心中的恶魔,毁了你的信根和道业。
要是你有幸遇到了根本上师、明白心性之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任。在这个阶段,一定要闭关。
当你明白了心性之后,说明你心中的智慧蜡烛已被点亮了,而那蜡烛是很容易被邪风吹熄的。所以,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在火苗的周围加几堵墙,这墙就是戒律。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没有戒律就没有定,也不会发显出真正的慧。
同样,当智慧的火苗被点亮之后,还需要添加柴火。这个柴火我们称之为资粮,也即信心和功德。加上足够的柴火后,这个火苗就会越来越大,进而变成火堆,变成铺天盖地的大火。这一点,被称为保任,目的是为了稳定你的证悟。
当你能保任到不动心的时候,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你还需要到社会中去实践和历练。你需要试试你自己的证悟:当你看到美女是否动心?当你面临死亡是否动心?当你看到金钱是否动心?当你遇到逆境是否动心?
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整个世界都是你调心之物。
要是你在面临各种险恶或是诱惑时仍然不动心,就说明你已真正成就了。
--选自《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