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金玉
在中国佛教信仰结构中,菩萨信仰是最为显著的特征,明清以来在民众供奉的四大菩萨中,文殊代表大智,普贤代表大行,观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愿。随着佛教圣山化的推广,更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的说法。与其他三位菩萨相比,地藏菩萨拥有更多的身份与职责。
大愿弘深
地藏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而产生的,早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就已有地藏菩萨之名。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记载地藏曾发的大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因这一弘深誓愿,被誉为佛门大愿王。
在佛教信仰谱系中,地藏原是众多菩萨中的一员,并不引人注意。因他胸怀大愿,而受到释迦佛的特别看重。如《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记载,有坚净信菩萨曾问释迦佛:假如佛入灭后,善法消减,恶法炽烈,众生将依靠谁来修行,以何种方便开示化导,令大众生信心,除烦恼?释迦佛就推荐了地藏菩萨。说地藏依自己的本愿自在力,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虽然可以游化于一切刹土,并圆满功业,但与我们人间最有因缘,所以他发下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将带领大众修行。
正是因为地藏菩萨的这一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愿,受到广大信仰者的推崇。我们都知道佛门中有一种说法,佛万德庄严,法力无边,但也有三不能,即无缘难度,定业难逃,众生难尽。
第一条是说,佛法再好,也有人不信,你就无法让他接受而度化他。
第二条是说,自己的业自己了,自己吃饭自己饱,父母可以给孩子买最好的鞋,但无法代替其走路,佛教称为自作自受。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是佛教的因果律,相当于我们世人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
第三条是说,众生为无明业力所牵,前赴后继,生死轮回,难以穷尽,犹如河沙。众生真是无法度尽的。但地藏菩萨却发下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愿与众生同甘共苦,共证菩提,这就是大乘菩萨信仰中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真实写照。他希望在觉悟成佛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在《地藏十轮经》中曾给地藏下定义说: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密藏。就是说地藏菩萨犹如大地母亲,承载世间一切,无论美丑、好坏、净秽,就像天地含有好生之德,摄持万物,令万物生长,这样的愿力安忍不动。地藏因了众生的缘故,而成佛遥遥无期,这一份悲悯,这一份期盼,这一份救赎,希望众生最终能够自觉自悟,其实觉性就藏于众生心中,觉这个字,可以理解为睡觉,也可以理解为觉醒,生命的本质就是一个从不觉到觉的过程,地藏菩萨用他的誓不成唤醒众生的自觉成。当有那么一天,所有的众生成为自觉觉人的地藏时,就是地藏证菩提的时刻,这应是地藏信仰的核心。
孝心广大
有诗赞地藏菩萨说:五乘该尽孝慈心,最是医王愿力深。百草根茎皆不弃,赢来大地足知音。地藏菩萨是佛门中孝的形象代表,而《地藏菩萨本愿经》也被视为佛教的孝经。
原来地藏菩萨曾是一位婆罗门女子,因其母听信邪言,不依正法,死后堕入地狱受苦,为了拯救母亲,即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如来塔寺,并立誓发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正是以此功德不但令其母得以解脱地狱之苦,还连当时在无间地狱中所有罪苦众生,都得以解脱超生。
在这里,地藏是以一个孝女的身份出现,不仅解救了自己的母亲,也拯救了众人。这样的孝,超越了小我的局限,而扩展至对众生的爱与孝,实现了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理想。
我们知道,佛教传入中国后,因剃发染衣,被秉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中土人士所指责,而不染红尘,弃绝亲爱,更因有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受到批评。中土的佛教学者始终进行着协调,如东晋慧远提出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
流行于东亚地区的《梵网经》甚至说: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将孝直接等同于戒。
唐代高僧宗密在《佛说盂兰盆经疏》序中说,孝道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盂兰盆节甚至演化成为孝亲节,在中国佛教史上还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孝僧。
北宋僧人契嵩写下著名的《孝论》,详细阐述佛教孝道观,他说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认为佛教不仅不违背儒家提倡的孝道,甚至佛教提倡的孝道比儒家的还要广大、深远。
清代东林寺沙门知性专门写有《地藏菩萨本愿经演孝疏》一书来阐述地藏菩萨的孝道。当年弘一法师在金仙寺听静权法师宣讲《地藏经》时,听到佛在临涅槃时,为报答母亲的生养之恩,升到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讲经,触动他对逝去母亲的怀念,竟在课堂上失声痛哭,令人真切感受着佛门的孝道与感恩。
幽冥教主
在大乘佛教的菩萨团队中,菩萨大多现的是在家相,身披璎珞,头戴宝冠,只有地藏菩萨现的是出家相。地藏的形象常是手拿锡杖,掌托宝珠。有偈赞曰: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智慧音里,吉祥云中。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
佛教信仰体系中,认为众生轮回于六道之中,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还有三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地狱道的众生最苦,但地藏菩萨却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地藏为什么要入地狱?
唐代赵州禅师有一公案故事,一天有个弟子来问道:师父修行这么好,日后会上升哪里呢?禅师回答说:下地狱。弟子大惊道:您这样的高僧,怎么可能下地狱?禅师说:我若不下地狱,谁去救你呢?这样的情景同样在佛经中可以看到。一弟子问佛曰:谁当下地狱?佛曰:佛当下地狱。不惟下地狱也,且常住地狱;不惟常住也,且常乐地狱;不惟常乐也,且庄严地狱。修行者的使命就是令恐怖的地狱化为庄严的净土,令烦恼的众生成为清净的菩萨。地藏入地狱就是要真切感知众生之苦,并发誓与他们共同解脱痛苦。像德蕾莎修女所言:如果我们不像穷人那样生活,又怎能理解他们的苦难呢!又如王尔德所言: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也。
地藏菩萨与我们最有缘,护持震旦,化洽无穷。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了所谓《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地藏三经,组合了金乔觉、闵公、道明的地藏三尊,更有了固定的地藏节,七月晦日(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民间还演绎出朝山进香、点地灯、放河灯、造法船等活动方式,有七七斋、中元节仪式,更以九华山为信托,建构了影响东亚文化圈的地藏信仰中心。
摘自《中国政协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