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很重要哦!这几句话你当咒子念,念它三年,包你会成道!这个话我负责,说错了我要下地狱的。地狱很可怕,并不好受哦!地下室都很难过,不要说地狱!从哪里念起?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就把这几句话当咒子念,你背来了,参透进去,你就悟道了!
佛怎么样说啊?第二个颠倒,我们天天要求道,道有个代名词,悟了道叫菩提,菩提就是一悟:啊,悟了!这个时候是菩提。菩提是梵文,中文就是觉悟、大彻大悟。涅槃,悟了以后证得那个境界,那个证量、那个境界,就是涅槃,叫做涅槃。这个涅槃境界是什么?常乐我净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常;乐,它没有苦,只有清净之乐。那个是生命的无我中间的真我,那就是净土,就是涅槃。
那么我们现在学佛修道,就是修到这个。要想觉悟、开悟,证得菩提、证得涅槃。菩提涅槃他说怎么样去求证到呢?注意哦,元清净体,不要你去修的,每一个人都有,原来就有;本来很清净、本来就清净,你不要去找一个清净。把两腿盘起、眼睛闭拢来找清净,你在干什么?!你在里头开运动会啊!闭起眼睛在里头想东想西,又找菩提、又找涅槃、又找无明、又找烦恼、又找佛,这是干什么啊?!他说本来原来清净的。
可是众生啊,认不得我们原来就是清净体,偏要在那个攀缘心上转。看到一个思想来了,又怕,又想去了妄念。妄念你要去它干什么?!它既然叫妄念,它自然就跑了嘛!你们哪一位能够把妄念抓得住啊?我们在座哪一位能把自己的思想抓得住哦?如果有人抓得住,我就皈依你!虽然是魔王,也没有关系,就皈依。你抓不住的啊!
一个思想、一个思想,它自己本来空,不要你去空它的啊!你说我现在能够把念头空了,你那个空掉那个念头那不是一个念头吗?!那也是个攀缘心嘛!告诉你,攀缘心它自然缘过了就空了嘛!所谓空者,它自性本来空,不是你去空它的啊!所以他说众生颠倒。
讲了一个空、说了一个空,佛说一切皆空,偏偏打起坐来我要空啊!空啊!你那个打坐不在一切以内啊?!一切皆空嘛!你坐起来也空,空也空嘛!所以佛说众生颠倒。他说因为认不到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我们自性本来清净的,一切不留。所以禅宗的六祖悟了道,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没有个东西嘛,哪里粘住了?譬如我们从八点钟开始,讲佛说阿难,讲过了就没有了,你听过了也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要清净,本来清净的嘛!
那么下面佛更慈悲。他说这个元清净体、道本来在这里,你不懂。则汝今者,他告诉阿难,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就是你现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识,这六种,在外面起分别作用,意识攀缘、这个六识攀缘,能生诸缘。我们眼睛一看就看到了、耳朵一听就听到了,六根六识起攀缘心作用的,他说你哪里去找道哦?
现在他告诉阿难,道在哪里?则汝今者,就是你现在;识精元明,这个六根、六识,能生诸缘,你一看东,东面就看见;一看西,西面又看见;转过头来,都看不见。当你面对现实的时候、那个境象来的时候,就有;过去了,就空。缘所遗者,缘聚就有、缘过了就没有,没有你去找它干什么?
缘所遗者。因缘聚散,如浮云的去来。譬如我们每一个礼拜一的晚上,大家在十一楼,一堂人坐在这里,楼下楼上都是人,因为《楞严经》这个因缘,这两个钟头聚在一起。两个钟头时间一过了,各人回家,这个境界就散了;这个境界散了,十一楼还有《楞严经》讲座没有?没有了。你那个能够听经、能够想的那个还有没有?有啊!没有离开过你啊!一切因缘能聚、能散,一切因缘散完了,我知道因缘散了,散了你不要哭啊!因缘散了,哦哟!好空哦!哭起来了。呵!又上一个当。当然你也不要笑,笑也上一个当;不哭不笑好不好呢?也上当。
那么怎么叫不上当啊?喜怒哀乐一切自在,喜怒哀乐也是万缘。缘所遗者,一切缘过了,那个能起因缘的那一心,本来遗还遗留在这里哦!《楞严经》翻得最好是这个遗字,缘所遗者。
譬如我们现在坐在十一楼,大家这个因缘聚会;等一下大家都回家,我们都是缘,缘散了,这个地方呢,空的,这个地方没有变,缘所遗者。所以我们大家做了几十年人,思想、感觉、经过都很多,这都是因缘聚散。昨天的事、昨天的因缘过了,现在讲一句话也是因缘。因缘讲了,也听到了;我讲过了,不讲了;不讲了,有人打喷嚏你也听见了,这也是缘。缘也过了、喷嚏也过了,一切都过了,你能知道这个本来清净在这里,缘所遗者。他说你本来清净的啊!
摘选自南怀瑾《楞严经讲座》 第七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