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鹏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收藏文物一百多万件,其中与西藏有关的文物就有几万件,是中国内地保存最完好、最丰富的西藏文物宝库。由于皇宫的特殊地位,文物的特殊来源,使得故宫保存的西藏文物,豪华精美,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是任何民间收藏都难以相比的。宫廷是封建王朝的中枢所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文物是历史的载体,故宫的西藏文物比之文献更直观、更真实地反映着西藏与中央王朝紧密的政治关系。
故宫丰富的佛教文物典藏,并非购自民间,或是私人捐赠,数以万计的藏传佛教文物,基本都是宫中旧藏,原来供奉在宫廷佛殿中,汇聚了西藏和蒙古等地区进献朝廷的礼品,这是元代以来的历史传统。西藏等地区佛教上层为了取得朝廷的封赐,提高自身地位,频繁入贡,朝廷给予丰厚的回赏,历经几百年漫长岁月,西藏的佛教艺术精品荟萃紫禁城,是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
故宫文物本身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首先是品类丰富、包罗万象,从佛堂建筑到佛经、佛像、佛塔、法器、贡器,一应俱全,珍品荟萃。从铜佛来看,早期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的古佛像以及西藏各个历史时期的佛像都可以在故宫见到,品相完好,并有清代的黄条记录,有高僧的鉴定,记录了佛像的名称、来源、进宫时间等。故宫藏的唐卡有上千副,佛经有几千部。
藏传佛教在宫廷的影响是清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具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色。乾隆时期最为典型。在建筑匾额、器物的题记上,乾隆都强调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也反映了清代多民族统一的历史。故宫的佛教文物反映以宫廷为代表的汉文化与藏族文化的交流。每件藏传佛教文物进入皇宫的过程都凝固了一段历史,数万件文物组合成一幅多姿多彩的历史图景,引领人们走进历史深处,感受中华民族相依相存共同发展的光辉历程。
藏传佛教文化在清宫中的影响不仅与清帝后的个人信仰爱好有直接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社会历史环境使然,有着文化历史多方面的更为深层的原因。藏传佛教不仅在西藏成为全民信仰的唯一宗教,而且能够对宫廷、对皇室产生巨大影响,绝非偶然。藏传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发展到清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藏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藏族人民以其丰富的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唐代开始,西藏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就一直没有间断过,特别是元代以后,更为密切。清宫中的藏传佛教的影响是元明以来藏汉文化交流的继续和发展,是历史长链中的一环,它有力地说明了藏汉文化之间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二者之间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关系,而且是文化上精神上的密切联系。
清朝的统治者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入关后全面学习和融入了汉文化,继续奉行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一套政策,特别是把崇奉藏传佛教作为治理蒙古和西藏的政策基石,是十分明智之举。同时他们自己也接受了藏传佛教作为本民族的宗教信仰,这是一种宗教文化上的认同,决不仅仅是权宜之计。对于联络民族感情,提高蒙古和西藏两民族对中央的衷心拥戴起了很大作用。以乾隆为代表的清朝皇室广建喇嘛寺院,大造佛像供器,大办佛事,花费了巨额的财力物力,虽有消极的一面,但从保存藏传佛教艺术精华,促进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为今天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来看,无疑是巨大的文化贡献。
摘自《紫禁城中的佛教世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