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取一首四句偈,价值十两黄金
◎星 云
佛经讲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凡事都离不开因果关系。居家的经济发生困难,或是公司经营不善,周转不灵,这是结果,应该找出原因。为什么别人都有办法在社会上顺利发展,唯独我的财务发生困难?是我工作不够勤劳吗?是我没有储蓄应急吗?是我计划不周详吗?是我评估错误吗?还是我没有开源节流,不懂感恩惜福,缺少行善结缘呢?或者是我交友不慎吗?是我贪心过度吗?总之必有一个原因使我的经济发生困难,因此要找出贫穷的原因。如《三世因果经》说:有衣有食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僧人;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采花供佛前。能找出今生贫穷的原因,然后加以改进,为时不晚。
其实中国民间也有一句谚言说:一枝草,一点露。意思是说天无绝人之路。一个人只要肯勤劳奋斗,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只要你勤劳,摆个地摊,做个小本生意,甚至从事资源回收,也能维持基本的生存所需。即使经商失败了,只要改善自己营运的方法,重新再来,所谓暴灰还有再发热的时候,一个人还怕会完全没有办法吗?最怕的是自己的贪欲无限,跟人计较、比较,过去贫穷的果还没有解决,又增加新的障碍。例如失业的人如果贪求高薪,往往更加没有机会,自然难以东山再起。
曾经在网络上看过这么一则故事:美国有个老年人在公路旁开了一家小吃店,当时正逢经济不景气的年头。老人家眼力不十分好,耳朵又近乎全聋,但是他的运气很好。说他运气好,是因为眼力不行,所以不能看报读书;耳朵又重听,也难得和朋友们聊天,因此对外界的情况,他都不甚了解。因此他并不晓得经济不景气有多严重,照常干得很起劲。
他把小店的门面漆得漂漂亮亮,在路边竖起宣传的招牌,让人老远就闻香下马。他店里预备的货色物美价廉,味道很好,常常吸引许多人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在他那儿吃点东西。
老人家工作十分勤奋,赚了钱把儿子送进大学去读书。儿子在学校中选了经济学的课程,他对于整个美国经济的情形之糟了如指掌。
那年过圣诞节,儿子回家度假,看到店中业务仍然很兴旺,就对父亲说:爸爸,这地方有点儿不对劲,你不应该有这么好的生意呀,瞧您的兴致这样好,仿佛外面并没有经济不景气这回事一样。于是他把经济萧条的前因后果费力地解说了一遍,并且说全美国的人都在拼命地节省、紧缩。
这时,老人家受到消极思想的影响,他对自己说:既然如此,我今年最好也不再油漆门面了。外面闹恐慌,我还是省下一点钱来最好。三明治里的肉饼应该缩小一点儿。再说,既然人人都没有钱,我又何必在路边立招牌呢?于是他把各种积极性的努力都停下来。结果后来生意果然一落千丈。当他那位大学生的儿子在复活节假期又回到家时,父亲对他说:孩子,我要谢谢你告诉我关于不景气的消息,那是千真万确的事,连我的小店也感受到了。儿啊,受大学教育实在太有用了。
故事的最后,作者戏谑地说:我们的国家也是被专家害惨的,所以说专家是专门害人家的。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说明一个人有健康的观念、坚定的信心,能诚信待人、勤劳做事,是成功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不过,世间有的人靠劳力赚钱,有的人则靠智慧致富。曾经有一个牙膏制造工厂,因为产品滞销,公司营业受挫,负责人昭告员工,如果有人献出智慧的妙计,能使公司的营业额增加,就可获得五万元奖赏。有一个员工只提供了一句牙膏出口,放大一倍的计策,当下就轻易地获得了五万元奖金,而公司的营业额也从此增加百倍、千倍以上。
佛教里也有一个卖偈语的长者,他只记取一首四句偈,即价值十两黄金。更有甚者,《金刚经》说,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其价值都比不过一句智慧的偈语。因为,财宝有用罄的时候,智慧的偈语则是生生世世,受用无穷。
智慧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惭愧也是财富,谦卑也是财富,知足也是财富。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因他有知足的财富。佛门的苦行僧,树下晏坐、洞中一宿,一样生活得非常惬意。
贫富只是比较性的说法,真正贫穷的人,内心安贫乐道,也不差于富者;富者天天妄想、贪欲,不知足,生活也不快乐。
高楼上的董事长,天天忧烦股票的涨跌,天天计算支票的数字,天天挂念金钱的有无,哪有陋屋里的人唱歌说笑为乐呢?所以经济没有绝对的贫富,再多的钱财,不知足就是富贵的穷人;一无所有的人,他能满足,就是穷人中的富者。
财富,要靠自己去开创,不管用金钱、人力、智慧、结缘、储蓄、置产、投资,或是将本求利、做生意去赚钱,总之,人生要有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晴时要准备雨伞,以应雨天所需;白天要备妥手电筒,以便夜晚所需。解决家庭的经济,要有预算,所谓吃不穷,穿不穷,算盘不到一世穷。
如果一时的经济周转困难,还是要本着自己勤劳的态度,对工作的热诚,例如莳花种菜,贩卖小吃,为人帮佣,有淡泊物欲、节衣缩食的美德,自助而后自然有人帮助,也会渡过难关。再者,能有克难精神,以及刻苦耐劳的毅力,则尽管人生路上风雨飘摇,任何苦难,都能安然度过。希望我们的社会,能让克难的精神再度复活!
摘自《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