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上一次讲到第十六句,今天从第十七句开始看起:
【利物利人。】
这句话意思很明显,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这个『物』代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不仅包括后面讲的『人』,也包括一切的众生,乃至昆虫、蚂蚁,一切蠢动含灵都包括在内。佛法中讲到十法界一切众生,这十法界都可以用这个「物」字来代表。十法界包括六道,这是凡夫,还有四圣法界,这都是我们要尽心尽力去服务、去利益的对象。安士先生在发明这一段解释当中是这样说到,他说「利物,功足以及物;利人,功足以及人」。这是说利益万物,那么你的功德确实就可以普及到万物上;利人的心,功德也随之普及到一切的人类。「利及人、物,方不虚生浪死」,这就是讲到生命的意义,人生在世非常的短暂,光阴几十年,如果没有认真的去思惟这一生到底来做什么,那么真的就是这里讲的虚生浪死,虚度了一生。人生的意义不是在为自己,而是在利人利物,自己也是众生这一体里头的一个分子,我们不能够去分彼此,分自、分他,应该勇于牺牲自己去利益众生,那么这一生自己的灵性也就随之提升。所以真正利益他人、利益众生才是真正自利,如果想到自利,都是为自己打算,其实是害了自己。所以真正明白的人、有智慧的人,他绝不会为自己打算,起心动念都是利益众生。
下面说,「利字是极不好字面,又是极好字面。非有两意也,用之以自为,则私;用之以济世,则公矣」。这一段的解释非常好,他说这个利字,乍看起来这不是好的字样。为什么?因为如果争利,这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一个原因。我们看到现前的社会之所以道德滑坡、人心趋恶,社会有种种的乱象,归根结柢就是争利,人人都争利,真的如孟子所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现在不仅是一国争利,全世界的人都在争利,所以是其世危矣,危险。所以利字不是好字,争到最后那就导致世界末日。你想想看,大家都争,现在讲竞争,竞争升级就变成斗争,斗争再升级就变成战争。现代社会里的战争都是生化核武,这些所谓高科技战争,那是同归于尽。所以这里讲的利不是好字。下面又说了,又是极好字面,这个非常辩证,极不好的字变成极好的字。不是有两个意思,不是这个利字有两个意思,而是什么?用之以自为,则私,用之以济世,则公矣。如果是为自己的利益,这是私心,大家都用私心,都去争自利,争到最后确实就是世界末日,那就是极不好的字。但是如果反过来,大家不为自己,都是为了济世救人,为利益众生,这是公心,这个公心就能够导致社会的太平,大同世界也能实现。所以就看我们是为私还是为公,一念之差则天地悬殊。不仅对社会如是,对自己也如是。我们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假如是为自利,这种私心作用,到了最后实际上是害了自己;念念为济世救人,这个公心,到最后真正是利益自己。
下面安士先生引用了一段历史的故事给我们说明,利物利人的果报,以及自利他又有什么果报。这是讲到一个「碎碑刻碑」的故事,他是从《感应篇》的批注里面节选出来的。唐朝有一位医学大师,叫做孙思邈,孙思邈他为人非常喜欢清静,不喜欢争名逐利,对于世间的这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真的是看如浮云一样。虽然他从小就很聪明,七岁的时候他就能够日诵千文,有这样的聪明智慧,但是他却无心考取功名,而自己很愿意研究庄老之学,很喜欢研读佛经。后来他隐居山中修道,朝廷都知道这位孙先生的道行,多次的邀请他出来为朝廷服务,但是孙思邈都婉言谢绝,或者是故意称病婉言拒绝。他是唐朝之前,隋朝的时候隋文帝就请过他,后来唐朝建国了,唐太宗也亲自请过他。一般人说皇帝启请,那巴不得。但是孙思邈一点名闻利养都不沾,全都是谢绝,最后都是在山里隐居,活到了一百多岁。他也是一位名医,用他的医术救人,利物利人。他留下来的著作有《千金方》、《千金翼方》,这都是历史上医学的名著,这些药方都帮助了历代很多的人。
这个故事是讲到,他有一次在野外看到有些孩子正在打一条蛇,一条小青蛇,孙思邈很慈悲,就马上制止这些孩子。看到这条蛇已经被打伤了,他马上就把这条蛇包好,拿回家给牠医治,然后再把牠送回野外,放到草丛里面,救活了一条蛇。结果有一天他出行,也是走到野外,忽然前面来了一匹白马,马上有一位白衣少年,英姿飒爽,过来之后下了马,就向孙先生跪下来拜谢,说谢谢先生救过我的弟弟。孙思邈听了之后很愕然,我最近没有救什么人。这个白衣少年说,请先生跟我走一趟,到我家里小坐,于是把孙先生扶上马,这个少年就跟在后面徒步。这匹马走得非常快,这少年也跟得非常快,转眼之间就到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前面,这里面迎出了一位看起来像个皇帝的样子的人,后面跟从了很多臣子。这位皇帝见了孙先生立即就作揖感谢他,说感谢您近日救了我家小儿,如果不是先生救护,我这小儿可能早已命丧黄泉,说了之后,就叫身后的一位穿着青衣服的少年人前来拜谢。这个孙先生想着想着,突然就想起来,是不是那一天我救了一条小青蛇?于是就悄悄的问旁边的这些跟从的人,说这是什么地方?旁边人告诉他,这是泾阳水府,是龙宫。他才知道原来那天救得的小青蛇是龙子,是龙王老爷的小皇子。
龙王很热情的接待孙先生,孙先生因为那天辟谷,就不吃东西,所以也没有吃他的酒席,喝了一点点的酒就离开了。离开的时候,龙王非常的感谢,千感恩万感恩,从龙宫里面取出了一个药方,药方上有三十种的药方,送给孙先生。他说孙先生人品那么高洁,什么都不要,想想我们这龙宫里密藏的药方,或许孙先生能够拿到人间去治病救人。孙先生接受了,也是骑着马回到原来的地方,就回到凡间。他就把这个药方拿出来试着去救人,发现这个药方确实很管用,救了很多人,于是他就把这个龙宫的药方收录到他的《千金方》这部书里面,流传给后世来利物利人。古来因为没有印刷术,著作很容易失传,所以孙先生当时把这个《千金方》就刻在碑石上,留给世人。所以古人他们都有一种救世救民的胸怀,有这些好东西,绝对不会说把它印出来,后面还写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不让别人去流通。真正有道德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好东西都能够流传到世间,流传到后世,绝对不要版权,不要任何的著作费。这个碑石流传下来之后,后人得到了,把这个碑石用来做为底版去印刷,刻印了很多本子。其中有人贪利,不想让别的人得到这些著作,而要从他那里买,所以他把这个碑石就打碎了,这样的话别人要想得到这些药方只能从他那买了,结果这个人后来就被雷给打死了。又有一个人,他看到《千金方》的这些药方很欢喜,为了流传后世又重新刻碑,结果晚上梦到孙思邈跟他讲,说你命中本来没有子,没有儿子,因为你今天刻《千金方》,所以你将来会得贵子,后来果然如此。所以安士先生在这一段故事后面有一段「按」,这是解释、评论,他说「碎碑者唯知自利,刻碑者但思利人」。这个打碎碑文的人,他脑海里面只有自利,不想让别人从其它渠道得到《千金方》,他从中渔利。后来又有个刻碑的人,他的脑海里是利益众生,希望把好的药方传给世人。你看同是个利字,用心不一样,果报就这么悬殊。所以「究竟自利者何尝利?利人者何尝不利乎?」这问得好,自私自利的他真的得到利益了吗?利益别人的难道会损失利益吗?所以自利者其实是自害,利人者才是真正自利。
安士先生又有一段故事是这样说到,他这里讲的是「小常平仓」,这是选自《劝惩录》里面的。这是讲到在宋朝有一位名臣,叫做张乖崖,他的名字叫张咏,张咏他当时名声、威望都很高,跟名宰相寇准齐名,他曾经做过成都的知府。有一天他梦到紫府真君,这是道家的一位真君,招他去,跟他谈,谈着谈着,忽然有人来报,说西门黄兼济来了。这黄兼济是什么人?人来了以后,张乖崖(张咏)一看,原来是一位戴着头巾的道人。紫府真君见到这位道人来了以后,对他非常的热情,非常的彬彬有礼,很恭敬他。当时张乖崖在梦里就觉得很奇怪,什么人有这样的德行,能够让紫府真君这么恭敬?等到第二天他醒了,醒了以后,因为张乖崖他知道有黄兼济这个人,于是就派人请这位黄先生来他家。这个先生来了以后,张乖崖一看,他的容貌、神态,乃至穿着打扮,跟梦中所见的一样,于是就跟他讲自己昨天晚上发梦,梦中的情形,问他,您到底有什么样的善行,能够让真君对你如此的礼遇?这位黄道长就对他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样的善事,只是有一年小麦成熟了,他家里有钱,就用三百钱的价格去收购这些粮食,因为那一年是大丰收,所以他就收购了很多粮食,第二年结果遇到了灾年,小麦都不成熟,歉收,这些农民就很苦,他们都是靠卖粮食为生,怎么办?这粮食也短缺,这位道人,这位黄先生,就又用同一个价格把自己粮仓里的米统统都卖了出去,当中没有赚取一分钱的利润。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帮助这些灾民,在这个粮食短缺的时候利益大众。他自己说,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反正是平价买入,平价卖出,买卖的价格一样,自己没有一分钱利润,大概要损失一点仓库的费用,但是这是真正的救民,而且是救民于危急,他说我只有这桩善事,其它没有。张乖崖听了以后非常的感叹,对黄先生他的德行真的是由衷的敬重,于是命人将黄先生扶到太师椅上,自己就地下跪拜他。
所以你看看这位黄兼济先生,他什么样的德行,能够令人神尊敬?唯是利人之心而已,一心只想利人,没有自利的念头,实际上自己的利益无量无边,人对他恭敬,鬼神也对他恭敬。他们这么做是为这个社会做一个好榜样,社会的人士都是为名为利,而他演示出来的是利物利人,当人看到他这样的德行、风范,由于敬重而能够效法之,他就能够带动一方社会风气,这个功德真的是无量无边。所以我们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行动,这个小的行动,要知道可能它的影响力会很大。所以真正修行人,处处都要想到为众生做好样子,譬如说走到街上,你看到街上有垃圾,顺手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你这样的一个动作,你做得很真诚、很自然,不是为名为利,也不要别人去表扬,你是由衷的去这么做,这一个行为就会感动人。有缘的人看到了,他真的是生起敬意,这个好的印象、善的印象落到他的脑海里面,等到他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形,见到地上有垃圾,他也能够想到你这个样子,他也会去捡,这就是利益社会。又譬如说,当我们见到人有苦难的时候,譬如说人走到街上,看到人有病,病得很厉害,可能都倒在地上,你这个时候奋不顾身的去救护他,可能你这样去救护他会让你原来的行动计划受到改变,那你是舍己为人,你帮助他的这个举措出自于真心,你不是图回报,鬼神见到了真正对你敬重。尤其是我们学习圣贤教育的、学习佛法的,更要在这些机会点上要做好样子。如果是见死不救,鬼神看到了他心生瞋恼,他会说你什么样的学佛人,口里在念阿弥陀佛,行为上还见死不救,那都是自利,不是利人,念佛能往生吗?不能往生。
所以很多人搞错了,以为念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见到人需要帮助也不要,不管他,不予理会,本来你可以伸出援手救他一把,你给他送到很多的温暖,但是偏偏就能忍心不管他,自己躲到一边去念阿弥陀佛。这种心是什么心?说到底都是为个人自己打算,能不能往生?过去昙鸾大师批注《往生论》里面就讲到这个问题,用这种心念佛不能往生,因为他念阿弥陀佛是为了什么?我要早日脱离苦海到极乐世界去享福,极乐世界真的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那是非常殊胜、美好的极乐国土,我就喜欢那儿,那儿有很好的享受,不像这这么苦,他是一个贪图享乐的心,这个心不能往生。你看《无量寿经》里面就说得很好,「三辈往生」,条件都是一样,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一向专念他做到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每天都念,不过也是口里念,心里有没有真念这个不知道,但是看他的行为不像真念佛,为什么?他没发菩提心。菩提心,一般我们讲四弘誓愿,第一个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看到众生有苦难我们要去帮助他们,要救度他们,这个是菩提心。众生的苦难有不同的种类,有的是衣食不足,我们要给他衣食温饱,如果有的是疾病缠身,我们要帮助他医治,给他以无畏,有的是愚痴,不明真相、不明因果,造作罪业,我们要施以教化,布施法。
所以救度众生要看众生有什么样的需要,一般来讲,这三种布施都是要同时。所以众生需要我们伸出援手,不肯伸出援手;这不是说我们没有能力去救,而是我们不愿意救。愿意救而没有能力救那是另外一码事情。虽无能力,但是不能没有愿,见到这个缘了,要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他的苦难就等于我的苦难,有这样的一种同体的慈悲,这才是跟菩提心相应。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是菩提心驱动,为什么往生?看到众生太苦,而自己真的现在没有能力救,怎么办?只好赶紧往生净土,到了极乐世界,蒙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五眼六通,智慧现前,这时候再乘愿回入娑婆广度众生,是这样的大菩提心推动,这才能往生,不是搞自私自利的。所以,净宗是大乘,要利物利人。如果是为了念佛,而见死不救,那个不仅是不能利物利人,更有损佛门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怎么佛教徒都是这样的,自私自利。所以这个我们要懂得。譬如说道场里面,要对每一个人都要关怀、照顾、爱护、帮助,这是无条件的去做,要有利人的心。这个跟佛慈悲之心相应,相应念的佛才是真念佛,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是讲到「利人利物」这一句。下面是:
【修善修福。】
这个『善』跟『福』是联系在一起,你能够修善就是修福,善是因,福是果。所以想得福报的人必定要先行善,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是自己修来的。安士先生在发明这段里面他讲到,这段很长,我们来学习一下。「世人之所蓄积,有人夺得去,吾带不去者;有人夺不去,吾亦带不去者;又有我带得去,人夺不去者」。这是安士先生提到三种情形,讲世间人所积蓄的东西,这三种,第一种是人家夺得去,我带不去。这是讲什么?身外之物,像钱财、田宅、这些功名富贵,这些是别人夺得去,我带不去。什么人夺得去?一般来讲有五种情况,把自己的这些身外之物夺掉。第一种水灾,第二火灾,第三种盗贼,盗贼来抢劫,把家财洗劫一空,夺去了,第四种是官府,譬如说我们犯了罪,抄家了,没收了财产,第五种不肖子,他把这家产都败光了。所以你辛辛苦苦积蓄的,最后给人夺去了,给这些天灾人祸给夺走了,那很可惜。即使我们能够看到的,我们这一生看到自己的家产没有被夺走,但是临走的时候,自己要死了,分文带不去。所以我们要觉悟,这个身外物真的是梦幻泡影,是虚假的,不能够迷执在里面受到拖累。如果是为了钱财而起心动念损人利己,这就是为这些带不去的东西造作恶业,这个恶业带得去,带到来世受三途的苦报,这就更加令人惋惜。这是古德所说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带走的只有业。不仅身外物带不走,连身体都带不走,只有我们所造作的善恶之业,这个业力驱使我们去受报。所以我们不能够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谨慎,这个要用智慧去观察,带不去的我们要放下,带得去的我们要好好的修。
底下第二个情形,是「有人夺不去,吾亦带不去者」,这个是讲到我们一般讲的技能、学问,这个别人没办法夺得去,你学到的东西他没学到,那就不是他的。可是你要知道,这一生你有再好的技能、再丰富的学识,也带不走,一转眼到了来世,前生的东西统统忘掉,你又得从头学起。这也不应该是我们去执着,也要把它放下。第三种情形,就是「我带得去,人夺不去者」,那就是我们的阴德、我们的善福。修善修福到哪都有福,就是你的家产统统都布施掉了,你转眼又得了很多的财富。在春秋战国时代范蠡他就给我们做出好样子,他是财神爷,大家后人尊他是财神爷,就是范蠡。他对财富一点不执着,三聚三散,用他的财富去救济贫人、修善修福,所以他把财散光了他还是有福,很快财又来了。而且这修来的福分,这一生能够享用,来生也能享用,这是带得去的,这别人夺不去,那我们要修这个。
下面给我们详细罗列出来,「金银财宝、家舍田园,此人夺得去,吾带不去者也」。这身外之物,别人能够夺得去,我带不去。下面说,「博学鸿才、技艺智巧,此人夺不去,吾亦带不去者也」。你的学识、你的才华、你的技艺、你的能力,这里所说的智慧就是世间的智慧,一般佛法里称为世智辩聪,这些别人夺不去,你自己也带不去。还有,「若夫吾带得去,人夺不去者,唯有修善与福耳」。这就是告诉我们最真的东西就是善和福,真的东西你真的带得去,那是你的,带不去的那不是你的,那是假的,所以我们要修就修真的,不要修假的。这就是宋朝司马光所说的,积财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给子孙,这才是真正为子孙计。这是三条,很对应。你积财富给子孙,这个你带不去的,子孙也未必能够守得住;你的才华很多,你能够著书立传,你想让你的子孙继承你的学问、道德、技艺、才华,可是子孙未必能够继承得下去,他得有这样的一个福德因缘才能够继承,倒不如真的是用自己的财富、用自己的才华,为世界、为人民造福,这是修善修福,那子孙真正享你的福荫,你这是真正为子孙计。
下面说,「修善到极处,能使七祖超升、百神拥护」。你看善到极处的时候,不仅是自利,还能利益祖先,七世的祖先都超升。百神这是众神,百不是数目字,这是讲一切的神灵,见到你都很欢喜。为什么?因为神灵心是正直、是良善的,他喜欢看到人修善,见到你修善他欢喜,欢喜他就拥护你、他就保佑你,你自然就得福。所以「修福到极处,能使火不能焚,水不能漂」。真正有福的人他真的就是到哪都有福,到了火里,这火也会熄灭,到了水里,他在水里浮起来,不会淹死,也就是说他遇到灾难里面他就不会有损伤。这句话对我们现前特别的有针对性,现在世界灾难很频繁,天灾人祸到处都有,地震、海啸、瘟疫、战争,这些灾难对于有福的人没有问题,他不会受这个灾难。这就是佛法里所谓的共业当中有别业,别人受灾难是别人他没福,为什么没福?他不肯修善,他在灾难里面就不能幸免,你修善修福,你在这个灾难里面能幸免。两天前遇到四川有一位同修告诉我,他说当时在汶川大地震的那一天,在成都附近的一个地方有一些居士在诵经,结果地震来的时候房子全部震塌,他们是平房,震塌了,大家都很担心,埋在里面,恐怕必死无疑,结果挖出来之后安然无恙,一点事情都没有。为什么?他诵经修福,学佛我们说有三宝威神加持,众神拥护,如果是真正学佛的,他有个真诚心,他学佛必定是自己断恶修善,哪怕是习气毛病很多,但是他肯定是努力的在改、在修,所以他有福,因此灾难发生了他能够在灾难当中幸免,这里面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必然的因果。
下面说,「善者福之基,福者善之应」,修善就是培福的根基。所以父母如何能够让孩子培养福基?一定要从小教导孩子养成良善的心,他福的基就稳固。福就像一棵大树,它底下的根很深它才能够茁壮,它这个福就稳,它不会倒,像大楼,它地基稳固,大楼盖得再高它也没有问题。所以从小奠定他那个纯净纯善的心就是给他培养福基。真正在这个孩子从小对他这样的一种教育,养成这个良善的心,那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恩惠,他这个福一生都享用不尽。福者善之应,这个福是果报,它是善感来的。所以感应,善是感,福是应,人以善感,天以福应。这个所谓天指的是因果的必然规律,善因善果,是这个感应之理。
下面又说到,「但修福而不修慧,每因享福而造业;但修慧而不修福,又虑薄福而少资」。这是安士先生又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说明修善修福还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修的善、修的福,往往得到的果报并不圆满。所以修福他没有修智慧的话,就会在享福过程中造业,一个人他修福他必然得福,但是一享福他就迷了,一迷就会造业。所以我们看到这世间很多大富大贵的人,生活很享受,每天都吃海鲜,这些高级的杀生得来的食品,这是造杀业,有的甚至生活不检点,这也造业,把自己的福都给糟蹋了,福享完了他的恶业就报应了,这个时候就苦了。所以享福过程中要不造业必须要有智慧,要懂得三世因果,要学习佛法,通过佛法的指导,让我们能够发起出世的心,不要迷恋在六道这个福报当中,那个福不究竟。下面说但修慧而不修福,有一类人他是光修智慧不修福的,就是他不肯帮助众生,他自己一个人清修,也不跟人结缘,他自己深入经藏,他修智慧,这也是难能可贵,但是因果确实是丝毫不爽,如是因就得如是果,修慧他得的是智慧,他不修福就没有福,真的是修什么得什么。所以他修慧不修福就变得薄福而少资,他的福很薄,供养他的人少,帮助他的人少,自己可能生活都很艰难。
这里举了一个故事,这是佛典里头的故事,「昔迦叶佛时」,在迦叶佛在世的时候,「有兄弟二人,共为沙门」,这兄弟二人都出家了。「兄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布施」,兄长他是修慧,持戒坐禅,持戒坐禅是修定,戒、定是生慧的基础。佛法讲求的是戒定慧三学,这个三学它是有次第,戒是定的基础,定又是慧的基础,所以由戒生定,由定开慧。所以所谓修慧其实就是最重要的修戒、修定,这才能真正叫修慧,如果离开了戒定,那修的慧不是真慧,那叫狂慧。学佛读经可能知道的很多,讲起这些经论头头是道,可是如果没有戒、没有定,那个不是真正智慧,那叫世智辩聪,他这个智能只会增长我慢,误导众生。所以修行最关键的要从戒入手,重视戒律的修行,戒律持好了自然他能得定。所以这位做兄长的他持戒坐禅,他持戒坐禅,一心向道,他的心定在道上,智慧开了,但是问题是他不能修福,他不肯布施,不肯帮助众生。那个当弟弟的则修福,他很愿意帮助众生,可是他常破戒。这是有一类佛门中人,确实是很乐意修福,一说做善事,印经、放生、流通法宝、为寺院常住服务,这些事他很乐意去干,很拚命去干,但是他烦恼很多,十恶都常常犯,常常破戒,你看到常常是会有贪瞋痴起现行,甚至口会讲妄语,会有两舌,两舌是说人是非,会恶口,就是骂人,会讲粗言烂语,会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口业不清净,身甚至会做杀盗淫,这个是破戒。可是如果破戒,他修的福就不那么殊胜,不能够得人天的福,人天这个福要五戒十善的基础上才能得的了,如果常破戒,那修的福再大,最后也是在三恶道里面享福。
后来「释迦成佛时」,到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兄弟两人又来到这个世间,这个兄长因为过去生修慧,他得了阿罗汉果,他戒定功夫很深,这一生遇到很好的缘,遇到释迦文佛,他成就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然因未曾修福,食尝不饱」,你看他不肯去布施,不修福,他这生没有福报,去托钵、去乞食没有人布施给他,他没结缘,所以讨饭都没人给,罗汉托空钵。所以结缘还是很重要,如果不肯结缘,不能帮助众生,那你就没有缘,等你成就了你也很难帮助众生。所以我们师父常常都叮嘱我们学讲经的这些学生要多跟大众结缘,这个结缘不一定说一定要给钱给别人,或者拿物资去供养别人,只要能够以一个真诚心去帮助别人,或者是给大众做一个好样子,你在大众团体里面你必定跟大众接触,接触当中你做一个好样子,这是结缘。又譬如说,像在寺院道场里面,你参加大家的活动,譬如说我们这里正在举行三时系念法会,你参加这个法会,就跟大众结缘;大家一起吃饭、劳动,你能够随喜参加,这也是结缘;大家一起听经的时候,你也可以跟着大众一起听经,这也是结缘;念佛跟大家一起共修,这也是结法缘。你能够常常有结缘的心,这个缘分就殊胜,那么将来你成就了,来听你讲经的人就很多。你看我们师父为什么这样的法缘殊胜?他常常结缘,他专门印经布施,印光盘流通,这些法宝真的流通到世界各地,这结的缘太广太广,而且这些法宝都是无偿赠送,不收钱的,这个结缘就殊胜。我们现在给人法宝不收一分钱,无条件的赠送,将来他来成就我、来帮助我也是无条件。如果我讲条件,跟他结的这个缘,将来他来帮助我,他也跟我讲条件,真的,修什么得什么,这个因因果果一点都不会差错。这是做兄长的他的因果,他修慧不修福,所以证得阿罗汉果了,却常常托空钵。
「弟因破戒,生在象中,然余福尚多,虽作畜生,为王所爱,真珠缨络,常挂其身,食邑至数百户」。这当弟弟的他是修福但是不能修慧,常常破戒,所以他的福很大,可是到了畜生道去享,他变成一头大象,而且是国王的坐骑,这个福很多。这个国王的坐骑受到国王的钟爱,所以常常把那些珠宝,珍珠、缨络这些珍宝挂在牠的身上,甚至还给牠封地,数百户这些百姓等于都是为牠服务的,这个真的是大福,畜生里面的富贵到了极处。这就是两兄弟不同的因,得到的果报不同。「故曰: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这是很明显的例子,如果是修福不修慧,你看这个弟弟做了大象,满身挂满缨络,这都是享福,受人恭敬供养,但是没有智慧,做畜生,愚痴。修慧不修福,这当兄长的证得了阿罗汉果,没有供养。所以修行要懂得福慧双修,不能够偏在一边。在修福和修慧当中,我们要知道慧比福更重要。你看这两兄弟的果报,一个是当了大象,一个当了罗汉,你说你要当哪一个?如果二者只能选其一,那我宁愿当罗汉也不当大象。因为你要修福而不修慧,愚痴,享福当中必定造业,那个福不是真福,福享完了,恶业业力现前,那就要堕落。罗汉他不会造业,他知道,因果看得很清楚,虽然他现在没福,他还可以修福,他自然修福就能得福,但是他不会退转,所以罗汉不会退转到六道里面来。所以相比之下,修慧比修福更重要,但是也不能够光修慧不修福,所以又要自己持戒修定,同时有缘的时候帮助众生。当我们帮助众生过程中发现自己生烦恼了怎么办?贪瞋痴现行了,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没有定力了,这时候怎么办?那个可能是修福有点过分,修慧有点不足,那就要调整,就要把心收回来,宁愿减少一点度众生、帮助众生,而回头认真的持戒修定,等到自己的定力又充实起来了,这个时候又继续帮助众生,这个可以起落。出来度众生或者是回来充实自己,这个要自己好好的拿捏,不能够偏在一边。
譬如说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的,这华严讲堂有十二位的法师,他们都是学经教,前段时间他们都出来在念佛堂为大众习讲,讲伦理、道德、因果的这些课程,大家听了也很欢喜。讲到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发现要更加充实一下才行,再不充实,讲得太多,肚里的货愈讲愈少就不行了。所以我们又重新回到讲堂里面听经,听了两个月,我们把《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这是老法师讲的,都是基本的,从头到尾听了一遍,这时感觉到自己又充实了,自己的德行、学问有所进步了。这是什么?持戒修定增长,这是修慧。修慧到一定时间我们还要修福,修福,又要复出为大众来讲课,习讲是跟大众结缘,结法缘,这也是修福。当然习讲里面也有修慧,因为在讲的过程中,其实自己本身也是提醒自己改过自新、持戒修定的好方法。所以讲出来的时候,提醒别人就是提醒自己,讲出来我们要修善修福,自己一定要去做,这样对自己来说是自利,对别人又是利人利物,这两者兼得。所以修福修慧这是可以同时。老法师他有讲到,说以后弘法的方向都会在摄影棚里面讲经说法,就不要接触外面的大众。对着摄影机一个人讲,眼前虽然没有听众,可是通过这些科学技术,把我们自己的学习心得报告跟大众分享,也是请大众指教。这个跟大众结法缘,这就是福慧双修,自己习讲那是修慧,通过科学技术兼善天下,那是修福。这个方法是我们师父提倡的,太好了。末学对这个方法真的是现在愈来愈尝到利益、尝到法喜。整个学佛的过程就是修福修慧,修到圆满了这就成佛。所以下面说,「唯佛称两足尊,以其福慧具足耳」。所以佛称为两足尊,这个足是满足的意思,两种都满足,哪两种?一个是福,一个是慧,都具足了,都圆满了,是世间、出世间最尊贵的圣人,这称为两足尊。
安士先生他解释这个修善修福,在发明之后列举了三则故事。第一个是讲「广置义田」,我们知道宋朝的范仲淹先生他用自己的俸禄买了好多的义田,上千亩的义田,来帮助家族贫寒的这些读书人,就等于是资助他们学费,给他们,就是用这个田所得的收入支持他们读书,而且也供养那些贫寒的人。这里讲到的是明朝有一位叫做顾正心的,他是在华亭县这个地方,叫顾正心,字仲修,这位顾正心先生他也广置义田,他的父亲过去做官的时候也是一位仁德长者,心地善良,等到顾正心长大了,他也继承了他父亲的这种德行,常常做善事周济穷人。他把自己家里的银两拿出了十万四千七百两,这是一笔巨款,购买了四万八百亩的义田。这个数目比范仲淹先生还要多,范仲淹先生是千亩义田,而顾正心买了四万八百亩。把这些义田,就是购买的田地,用来给那些贫寒的人、那些农民耕种,免去他们赋税的压力。当时有一个因缘,就是朝廷禁止放鞭炮,在除夕的晚上,很多的市民他们就违法放鞭炮,结果官府就误把顾正心给拘留了,以为是他干的,把他关到监牢狱里面。顾正心在牢狱当中发现很多这些囚犯饥寒交困,于是,因为他家里比较富有,就命家人把这些衣食多多的送来,来给这些囚犯们享用。而且通过跟他们的谈话,知道很多都是被冤枉的,于是他就叫家人拿出钱来为这些犯人赎罪,赎回来,结果把很多的犯人都赎出来,这个监狱差不多要空了。而且因为顾正心他自己蹲过监牢狱,他知道这些犯人在里面的痛苦,所以他还捐赀给监狱来修福,就是等于把监狱的生活条件改善。所做的这些善事从来不要回报,后来官府知道了顾正心的这种德行,非常的钦佩,于是上奏朝廷。皇帝知道了,于是给顾正心封了「乡贤」这个很好的名声。安士先生他的评论中说到,范仲淹先生广置义田,流芳千古,顾正心他置的义田四万八百亩,帮助的人就更多,我们就想象顾正心的福报,那就不可思议,想必现在肯定是在六欲天宫享福,因为他福报太大了,人间没有他享福的地方,他的福只能是在六欲天宫去享。
下面还有一个故事,是讲到「独成胜举」,这是讲到明朝在湖州这个地方有一位徐汝辉先生,他家里富有,真是乐善好施。有一次在杭州,佛教里面举行一次传戒,建一个戒坛,这是一种很殊胜的好事,可是因为戒坛需要的费用很多,当时朝廷就正在募捐,希望那些富家的人士能够多出善款成就这项功德。当时徐汝辉听到这个事情,就向官府表示,说我自己愿意独力承担,全部善款由我来出。当时这个官员看到他这样的一种义举,就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徐汝辉就告诉他,说「人有子不肖,虽有所积,必属他人」,你假如有不肖子的话,那么你所积累的财富他也不能够享用,他会把这个钱财败光,所以家里的钱财最后还是归属他人。「何如干此胜事,后世渐渐享用乎」?倒不如我们现在去努力的修善,把这个钱财都布施光,不要给子孙,我全部用来布施做善事,这样子孙他真正能享用。为什么?因为你给他积福,这是在我们看到的后世子孙,自己来生也是享大富大贵。你修善修福,你真正行善你的福就很大,到哪里投生那都是大福。「况财是怨薮」,这个薮就是所谓的聚集的地方,是什么聚集的地方?怨恨聚集的地方。我们一想真的是,俗话有说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财富,世人之所争。所以你看钱这个字,古字是很有意思,左边一个金,右边两个戈,戈是武器,两把武器在斗,为的是什么?争这个金。所以钱这个字就给你很大的警示,不是好东西,是世人所争的东西,所以怨恨积聚在这个地方。他说如果我的子女、我的后世子孙没有钱,那也就没有怨恨了,因为钱才是怨恨积聚的地方,没有钱哪有怨恨?所以真正爱子孙的不是留财给子孙,留财是积怨,真正爱子孙的是为子孙修福,去布施。所以这位徐汝辉就把自己家里面千锭的白金,这很大一笔巨款,奉献出来,成就这个善举。结果官员对他的义举非常的赞叹,特别邀请他来府里来宴请他,而且赠送了他很多的礼品。当时许多人知道这个情况,都非常赞叹徐汝辉这种德行、这个善举。安士先生在后面这一段评论当中引用了《大宝积经》,经文说到,「吾不舍财,财将舍我;我今当舍,令作坚财」。他说我如果不肯施舍财富,不肯布施,那财富就会舍我而去,这很有道理。我贪吝,不肯布施的话,没有福了,现在享的福有朝一日享完了,享完了那就没有财了、没有福了,财就会舍我。所以我要现在舍财,那是作坚财,这坚是坚固的意思,这财是代表你的福报,你的福报很坚固,也就是你愈舍愈多,你舍不尽。所以这个故事里面讲的,徐汝辉他把自己的家财拿来做善举,这是作坚财。真正会理财的人他懂得,做的是坚固的财富,而不是那种为水、火、盗贼、官府、不肖子所共有的那个脆弱的财富。
安士先生又讲了一个公案,「乐施不倦」。这是讲的是明朝末年,这是离安士先生不太久的年代,安士先生是乾隆年间人。在明朝末年在浙江有一位姓史的人家,他是乐善好施,而且特别喜欢供养出家人。有一位僧人叫做大成法师,得到他的供养,每次经过史家的门的时候,这位法师都会得到史家的供养,碗里如果装的饭少了,史家的主人宁愿把自己碗里的饭减少,也要供养这位出家人,让这位出家人得到满足。就这样年复一年都是这么做,没有一点厌烦的心。有一日史家的夫人要临产,她自己突然就见到大成法师走到她的房里面,这夫人就很惊骇。不仅是夫人看到了,大家都看到,妇人临产,出家人怎么到这来了?结果再去一定睛去寻找,不见了。后来这个夫人就产下一个儿子,正在这时候就有人来报,说这位大成法师就在当天已经圆寂了,往生了。史家的人就悟了,生下来的儿子必定是这位大成法师,所以就给这个新生儿起了名字叫大成,史大成。这位小孩从小就非常聪明伶俐,而且是胎里素,从她在怀孕的时候其实夫人就已经吃素,生出来天生的是吃素的。后来学识才华都非常好,考取了顺治年间的状元,这是清朝第一个开国皇帝顺治,他是顺治年间的状元。这是什么?前世他是出家人,所以他有这样的一种定慧,所以学习非常的快速,非常聪明,很有智能。
史家感得这位法师来投胎就是因为他乐善好施,他以真诚心供养,跟这位法师结缘。所以有缘就来,投到自己家里来的儿女都是前生有缘人,这个缘不外乎四种,所谓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所以我们常常布施人恩惠、帮助人、关怀人,那么自然就感得报恩的人来到身边;我们常常给人烦恼,让人家不生欢喜心,反而生怨恨,那么感得的是报怨的人来到家里。所以要常常施恩于人,要修善,这就得福。虽然我们知道,对于法师而言,他去报恩,他投胎到史家做他的儿子,这报恩来的,可是要知道佛家讲的三世怨,这一生修行很有道行,来生你聪明智慧,甚至能够有功名富贵,可是没有出三界,在享福当中难免造业,造业第三世就堕落,这叫三世怨。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故事,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要体会得,我们修善、修福、积功累德,不要求来生果报,要求出三界轮回。我们的心是平等的报众生恩、报佛陀恩,不是感情用事,不是用情感,用情感你心量就小,眼里只看到某几个众生,而忘了一切众生,心有差别,不能够平等,产生了情执,来生还要回到六道里面。你来投胎,哪怕你是来报恩的,你有很好的福报,可是这个都不究竟,最后难免会造业堕落。这是讲到修善修福,我们要能够舍得。舍的时候要勇猛,你要知道舍的果报必定是得,这是自然感应之理,可是得到以后不可以执着,一有执着,得到的变成六道里面的福。那得到怎么办?要继续舍,把你所得的还要舍出去,你愈舍是愈得,得到的愈来愈多,可是在得到的当中不要产生执着的念头,一执着那就完了,那个果报马上就变成六道里面有漏的福报。
所以修行,在修福当中确实要有智慧去朗照,要看破、要明了这世间是梦幻泡影,没有真实的,哪怕是我们享受的富贵、这些福报,都不是真实的,它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真的是一场梦。梦里修善梦里得福,所以得到的时候根本不要有一丝毫的贪恋,那你的心真的清净。你把你所得的都放下,最后舍得的念头都放下,那才是能够出三界。这个世间确实是梦,梦中你得到的这些功名富贵,你得到的福报,一觉醒来什么都没有,所以为什么要贪着?我们现在白天是做大梦,晚上做小梦,白天做的梦我们不知道,只知道晚上睡觉时候作梦,其实晚上睡觉是梦中里面的梦。我曾经问过有同修,不少人都告诉我,他作梦做过二重、三重的梦。就是什么?他做了一个梦,晚上睡觉作梦,结果梦醒了之后,他以为自己醒了,其实没醒,他还在作梦,从那层梦醒了之后,他后来又醒了一次,才知道刚才他醒了没有真醒,他是作梦,叫梦中之梦。很多人是做过两层,有的人做过三层,可能有极少数的人做过四层以上。黄念祖老居士他在讲经当中我听过,他说他曾经做过四层的梦,就是梦里面醒了一次,其实没醒,还在作梦,再醒一次,还是在梦里,醒了总共到第四次他才真正醒了,才知道真的里头都是梦。我们现前所在的这个地方,我们现在这个人生都是一场梦,只是我们还没醒,等我们醒了这一层的梦又破了,又生了一层。整个六道就是梦境,什么人真正醒了?阿罗汉真正醒了。阿罗汉醒了以后,其实他还是在作梦,他只是在四圣法界里面,他还要醒一次,这是声闻里面这一层梦,再醒一次变成缘觉,缘觉再醒一次变成菩萨,菩萨再醒一次变成佛,这个佛还是十法界里的佛,他还没真正醒过来,真正醒了他的念头都没有了,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他出了十法界,到一真法界那才是真正大梦醒了。所以你懂得这个道理,你用智慧观察这个世间,一切法真的是梦幻泡影,在舍得的过程中没有分别执着,更没有贪恋,那个果报就殊胜,到最后自己的果报是圆满成佛,那是福慧二足尊。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恳请大众多多的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