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 曼
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因为贫穷而惜物,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现在,我们把物品变成垃圾的理由是不喜欢。惜物节用反而成为小气的代名词。
我们今天当然用得起,从淘宝、京东到拼多多,物品多如牛毛,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对付一个生鸡蛋就有煎蛋器、分离器、搅拌器。如果每天都需要用,当然无可厚非。但许多人买回去,就是图个新鲜,用一两次,就放在那里,最后变成垃圾;汗牛充栋的不是书,是小孩子的玩具和旧衣。
白居易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消费浪潮中被鼓动起来的欲望让人失去了爱惜之心,敬畏之心。抢了十卷卫生纸的朋友,觉得怎么用也用不完,于是,抹布不用了,用卫生纸擦桌子;冰箱成为垃圾预处理器,装得满满,然后慢慢过期。产生的垃圾应该怎样分类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物轻慢的态度。今天,我们普通人消耗的物品是过去的6倍,但人们囤积欲还在膨胀,迷失在物的环绕中。
古人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要尽人性,物要尽物性,才能天人合一、物我共生。
敬天惜物,珍惜每一颗粮食、每一滴水,才能让物和人彼此滋养,这才是垃圾分类背后人们需要明白的道理。
摘自《必经之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