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保存最完好的北宋木构建筑 结构巧夺天工竟能驱鸟雀!
位于宁波市江北区灵山山腰的保国寺,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北宋木结构建筑,被誉为“江南一绝”,并于1961年入选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门上方的“东来第一山”匾额由明朝宁波籍御史颜鲸所题,寓意“灵山峰峦峻秀第一,保国寺为四明诸刹之冠”。
寺庙面积13280平方米,殿宇古老素朴,重檐歇山顶的天王殿门楣上方高悬着“保国寺”匾额。保国寺的前身是东汉骠骑将军张意之子、中书郎张齐芳的宅邸,其后人将宅邸捐出做为寺庙,初名灵山寺。后来寺庙重建时,唐僖宗李儇赐匾额“保国寺”,并一直沿用至今。
天王殿前立有两座经幢,造于唐开成四年(839年)的东侧经幢原在慈城普济寺,上面雕刻着唐代书法家奚虚己的3378字《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堪称唐代建筑、石雕和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造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3年)的西侧经幢原在鄞县永寿庵,现保存状况较差。
天王殿后面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净土池”,是寺院中唯一的南宋时期建筑遗物,也是保国寺前身作为净土宗寺院留下的唯一宗派遗迹。池对岸石栏上的“一碧涵空”为明朝御史颜鲸题写。值得一提的是,净土池水质清澈,大旱不涸,洪涝不溢,池水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
保国寺其实并非以宗教闻名于世,而是因一千年前巧夺天工的建筑工艺令人叹为观止。重建于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的大雄宝殿,现存结构基本保存了北宋时期的形制,并集合了诸多孤版木建筑技艺。如今寺庙已被辟为古建筑博物馆,大殿内也不设佛像,只留有佛座和木屏风。
最令人惊奇的是,尽管保国寺周围绿树成荫,净土池四季不涸,大雄宝殿内却不见鸟雀筑巢、蜘蛛悬梁以及蚊虫蚂蚁,甚至连灰尘也很少积淀。在气候湿润、白蚁横行的南方地区,这座全部以榫卯巧妙衔接而成的殿宇,历经千年完好无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然而《保国寺志》关于大雄宝殿的记载仅有18字,对其种种奇异现象更是只字未提。最初专家们认为是建筑中所采用的黄桧木具有的香味令鸟雀蚊虫畏惧,后来人们发现这或许与大殿独特的建筑结构有关。大殿前槽安装的三个镂空藻井,其设计极为罕见。
如鱼鳞般的层层斗拱形成多个形态不同的通风道,而大殿四壁的石质开窗,使得殿内形成空气对流并产生声波振动,无形中驱逐了鸟雀虫类,也使木梁上的灰尘难以沉积。这种巧夺天工的设计,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发表评论